居家生活,基本每天都在使用保鲜膜。最近一款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爆火,区别于传统的筒式保鲜膜使用时需要撕扯,还可能会粘连在一起,这种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能够直接套在各种盘子上,使用时一次取一只,非常方便。但网传这种保鲜膜其实就是一次性浴帽、鞋套,增塑剂超标,根本不能用来罩菜。那还能用吗?
先说结论,购买保鲜膜时留意商品外包装的执行标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就可以放心使用。国家标准GB 4806.7-2023要求用于食品的塑料主要应当满足迁移率的要求,即塑料制品向食物迁移的化学物质不能超标,以确保安全性。
和传统的保鲜膜一样,浴帽式保鲜膜的材质也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聚乙烯(PE)的一种。这种塑料加工时不需要额外添加助剂,不容易出现迁移物,换言之,食物用这种材料包装不容易被污染,能保持食物的安全性。
保鲜膜的材质有哪些
聚乙烯(PE)
特点:成本低、透气性较好、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微波炉加热,但长时间加热、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
注意事项:不要把该类保鲜膜包裹食物长时间放在微波炉,用超高温度、长时间加热。
聚氯乙烯(PVC)
特点:价格便宜、耐高温、抗拉伸。含有塑化剂,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不建议加热。
注意事项:PVC保鲜膜只要不加热,不接触油腻类食物,只用来保鲜生鲜果蔬没有问题。
聚偏二氯乙烯(PVDC)
特点:保鲜膜阻隔性能好、价格昂贵、市面上几乎没有出售。可以耐受140℃~180℃的高温,可以用于加热。
注意事项:不要放进高温烤箱。
对于大家担心会致癌的“增塑剂”问题,含有增塑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不接触油脂类食物,不加热,则无须担心。使用保鲜膜时,对于含有油脂、需要加热的食物,不要使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这类材质,只能用于生鲜蔬果的保鲜。
浴帽式保鲜膜的缺点
保鲜膜能够保鲜的原理,主要在于它隔绝了细菌和真菌,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氧气,保持住水分。
隔绝了细菌和真菌:保鲜膜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细菌和真菌接触食物,减缓食物变质。
减少了氧化:保鲜膜减少食物与氧气接触,防止氧化反应,如苹果切开后变色。
保持了水分:保鲜膜减缓食物水分蒸发,保持食物新鲜和口感。
所以,浴帽式保鲜膜的隐患不在于材料本身。
相比传统保鲜膜,浴帽式保鲜膜在应对某些使用场景时,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比如,切开后的水果特别脆弱,但是浴帽式保鲜膜并不能做到严丝合缝地包裹,弹性封口也无法彻底封闭气体的进出口。这样一来,保鲜的时间就会打折扣。
如果同样习惯盖着浴帽式保鲜膜去加热,那么浴帽式还会存在一种隐患:封口处的弹力带。
正常情况下,它被一层聚乙烯(PE)包裹着,没有直接与食物接触。但是,如果加热之后,包裹它的聚乙烯破了,弹力带就会漏出来。制造弹力带的材料是尼龙、氨纶之类的纤维,它们自身的耐热性还可以,但是它们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助剂,这就有可能会迁移到食物中,对健康造成威胁。
所以,在选择保鲜膜时,重要的是要注意材料的类型和安全性,避免选到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指南,特别是关于加热的警示。
总之,新型的浴帽式保鲜膜很方便,但消费者要谨防个别商家将普通塑料材质的浴帽冒充保鲜膜来进行售卖,须提前了解清楚产品的材质、执行标准及使用环境。另外,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给特别脆弱的食物保鲜时,注意不要久放;在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时候,要把保鲜膜摘掉,避免不良影响。
多知一点
保鲜膜选购小窍门
看材质。购买时注意包装上标注的材质,根据需要选购适用的保鲜膜。同时,可以根据颜色、是否容易搓开等方法辅助辨别材质。一般来说,表面泛黄,用手揉搓不易展开的保鲜膜大都是PVC材质的,而PE材质的保鲜膜为白色,手搓后膜易打开。一般来说,家庭自用保鲜膜,建议选择PE材质的。
看外观。选择包装完好、表面平整,无气泡、无穿孔、无破裂、无杂质、无异物的保鲜膜,以方便使用。同时,应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包装袋有破损或超出保质期的产品,可能有细菌、霉菌滋生。
嗅气味。合格的保鲜膜没有任何异味,有味道的保鲜膜不仅会和食物串味,还会影响食物安全,应避免购买和使用。
查标识。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号、QS标志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标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据科普中国、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