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11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患病率逐年上升 高尿酸血症不容忽视
□李冬梅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发作,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了解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与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当血尿酸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时,即被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可使尿酸合成原料增加。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也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例如,某些酶的缺陷会影响嘌呤代谢的正常途径,使得尿酸生成失控。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如慢性肾脏病,会影响尿酸的滤过和排泄。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尿酸的排泄,如噻嗪类利尿剂等。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痛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

       2.肾脏损害。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可引起尿酸性肾病,包括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结石。急性尿酸性肾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慢性尿酸性肾病可逐渐进展至慢性肾衰竭,尿酸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和血尿。

       3.心血管疾病。尿酸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增加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原则

       1.以下食物可多吃

       蔬菜:绝大多数蔬菜都是低嘌呤食物,如冬瓜、黄瓜、南瓜、白菜、萝卜等,可放心食用。

       水果:像苹果、梨、桃、香蕉等,可提供丰富营养,且有利于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体外。

       主食:选择大米、小麦、玉米等,它们嘌呤含量低。可适当增加粗粮比例,如燕麦、糙米等。

       低脂奶制品:牛奶、酸奶等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且嘌呤含量低,可作为日常饮食一部分。

       2.以下食物适量吃

       肉类:可选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的鸡肉、鸭肉、淡水鱼肉等,烹饪前先焯水可减少部分嘌呤。但要控制量,每天不超过100克。

       豆类及豆制品:经过加工后,部分嘌呤会被去除,但不宜过多。

       3.以下食物要少吃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火锅汤等。

       高糖食物:糖果、糕点、甜饮料等,其中的果糖会加速尿酸合成,提高血尿酸水平。

       酒类:尤其是啤酒,酒精会影响尿酸排泄,还会使尿酸生成增多。

       4.饮水建议

       每天保证2000~3000毫升的水分摄入,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充足饮水能增加尿酸排泄,预防尿酸盐结晶形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饮品。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包括尿酸的代谢。

       2.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酸水平短暂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3.戒烟。吸烟可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戒烟。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自我监测

       1.定期检测血尿酸。一般每1~3个月检测一次,以了解尿酸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监测血压、血糖和肾功能。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同时进行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关注关节症状。注意关节是否有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痛风发作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