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4年11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冷冻卵巢组织免受化疗损害
6岁女孩保存生育力有必要吗

       近期,一则“6岁女孩冷冻卵巢组织免受化疗损害”的话题登上了热搜,也让“生育力保存”这个相对新兴的概念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生育力保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还很陌生,即便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今年最新出版的第十版妇产科学教材中,也只是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俗称卵巢早衰)和辅助生殖技术中浅尝辄止地提及了生育力保存的概念。国外的一些妇科、生殖科、儿外科教材中虽然有生育力保存的内容,但很多技术以及法律、伦理问题目前也仍然在探索中。

       什么是生育力保存

       生育力指的是女性怀孕的能力或男性生育的能力。临床上,一些疾病和治疗手段,以及某些特殊的工作场所会危害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生育力保存就是用各种技术手段保留患者的生育力,使得患者在接触有害环境、疾病进展和接受有生殖毒性的治疗后,或者因故需要推迟生育计划时,仍然有机会拥有生物学上的子女。

       女性的生育力保存根据具体的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方案,总的来说有三种方法:

       冷冻保存:对于已婚且有生育意愿的,或者未婚但有生育意愿且有供精者的女性,可以取卵后体外受精,冷冻保存胚胎备用;无明确供精者但有生育意愿的,可以选择冻存成熟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含水量更高,和冻存胚胎相比更容易受到冰晶损伤,所以冻存难度更大。但随着冻存技术的进步,用改良方法冷冻的卵子已具备和新鲜卵子接近的发育潜力;对于尚未到青春期的年幼患者,以及需要立即进行有性腺毒性治疗的患者,冻存未成熟卵母细胞或卵巢组织是备选方案,这些方案涉及更多的技术难点,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取得的成果值得期待;保存带血管的整个卵巢目前尚不能实现。

       保护卵巢:对于接受盆腔放疗的女性,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调整卵巢位置,使其免遭辐射;对于其他部位接受放疗的女性则穿戴防护设备避免卵巢受到影响;化疗期间使用GnRH激动剂疗法抑制卵巢功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生育力,但其效果不如冷冻保存确切,不作为生育力保存的优先推荐,仅作为无法获得冷冻保存时的尝试性补救措施;也有医疗团队尝试将卵巢移植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在后续帮助患者成功生育。

       保护子宫:在一些交界性或者早期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选择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

       男性的生育力保存主要包括精子冻存和治疗过程中的性腺防护。

       为什么需要保存生育力

       根据新闻中的描述,女孩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在移植前进行化疗,推测她可能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清髓性治疗。这种治疗一般需要使用一种或者多种化疗药物,完全破坏骨髓中的造血细胞以及身体中原本的恶性肿瘤细胞,从而预防身体对移植细胞的免疫排斥、根除原有的恶性病灶。

       这一过程需要接受极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对于其他部位的正常身体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卵巢因为对相关化疗药物很敏感,化疗后其功能的衰竭往往无法幸免。患者是6岁的女童,今后还有很长的人生,所以选择冻存卵巢组织的方法进行生育力保存正好对症且有必要。

       卵巢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内分泌功能,二是排卵。

       女性成长到青春期时,随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的解除,卵巢功能开始“苏醒”,分泌雌孕激素参与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参与女性的多种生理机制,直到绝经后“退出历史舞台”。部分女性绝经后仍需要使用激素替代治疗以缓解不适、维持健康。

       雌孕激素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与骨骼健康、心血管健康、生殖泌尿系统的健康以及预期寿命息息相关。

       冻存的卵巢组织在移植回体内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内分泌和排卵功能,保存卵巢组织、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不仅让这位女童未来在是否生育上拥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也是在为这位女童远期的总体健康做打算。

       医学进步离不开人文关怀

       医疗决策中往往伴随着复杂的风险考量和利弊权衡,我们在选择一些方案时,常常需要为了更重要的治疗目的而付出一些代价。比如新闻中的这位女童为了治疗恶性疾病,就需要先摧毁自身的造血系统,承受治疗疾病带来的额外伤害。

       医学进步的目标不仅包括攻克更多的疑难杂症,也包括不断改进医疗手段,让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额外的代价。

       生育力保存成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被广泛用于各种生殖毒性的疾病和治疗中,正是兼顾患者当下的治疗需求和远期生存质量的体现。希望我们日常接受的医学治疗方案可以加入越来越多的人文关怀。医学需要技术也需要温情,每个关乎生活质量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视。 (据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