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2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3个关键词见证一位“男丁格尔”的成长
文/图 马芳 刘万萍

出生于1989年的陈正强,是简阳市人民医院的一位男护士,从初入职场的失意到现在肩负责任独当一面,有3个关键词可以见证他的成长。


关键词一:学习


刚到简阳市人民医院工作时,陈正强在扎堆的女同事中间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不习惯。很多患者也会奇怪护士怎么还有男的?能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吗?怀疑的眼神让他产生了懈怠和失意。


心思细腻的护士长发现问题后,便私下找他谈心。这次聊天也让陈正强转变了观念,摆正了态度,真正开启了护理之路。久而久之,耐心、细心使陈正强成了患者家属心中的香饽饽,每当有患儿哭闹不停,不愿意接受扎针时,陈正强都是家长们必点的对象。


陈正强除了踏实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明确的规划。在三甲医院工作,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那就学!在急诊长期夜班的岗位上,抠出一分一秒的业余时间自学,从2013年的成教到2017年的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本科,2020年高分通过主管护师职称考试,一步一个脚印。


在急诊工作了13年的陈正强已能独当一面。现在他作为急诊胸痛小组成员,为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二:责任


一次,一位年仅23岁的男性患者因口服百草枯被送入急诊。刚开始,患者意识清醒,对医务人员的治疗非常抗拒,宣泄他的愤怒和绝望。陈正强紧握患者挣扎的双手安抚:“小伙子,你这么年轻,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你。看看你的老婆,为了家里人你要振作起来,配合治疗!”患者面对在旁边崩溃哭泣的家人,终于配合治疗。急诊医疗团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洗胃,送入抢救室,为他制定了全面的诊疗方案,床旁静脉置管,血液灌流,“白加黑”吸附、导泻等对症治疗。


治疗第三天,由于患者肺部吸收百草枯,肺部组织被替换为“纤维”物质,胸腔积液生成,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呼吸困难非常痛苦。患者绝望地问陈正强,“是不是没救了?要不,就别救了。”


陈正强牵着患者的手按在他的左胸处:“你摸摸,你的心脏还在跳,还有希望!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还有关心和爱你的父母妻儿。现在你要做的事就是好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我们一定会治好你的!”


患者小声地告诉陈正强:“我后悔了,救救我。”后续的治疗中,患者特别配合。时间长了,大家也熟识了,陈正强每天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感觉怎么样啦?”一边治疗一边唠嗑。通过医患双方18天的共同努力,奇迹出现了,该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在家人陪同下康复出院。


关键词三:支援


2022年4月,在吉林长春工体方舱医院,陈正强作为成都援吉林医疗队成员,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天。


在方舱医院,陈正强是穿梭于D区病房的“大白”,为患者们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氧饱和度,采核酸,发药,也常和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有一位母亲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位母亲多次向当天值班的陈正强寻求帮助,反复强调:“我都没有关系,主要是我的两个儿子。”其实他们病情并不严重,这位母亲是由于长期的精神高度紧张、焦虑,加上对陌生环境的担心,情绪崩溃到泣不成声。陈正强帮助她上报需求,并安慰她“要相信党和政府,坚持同舟共济,努力共克时艰”。


陈正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出发前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万千人中我能加入援吉林医疗队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尽职尽责,不畏艰险,做好自身的防护,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孩子们在舱内跳着欢快的舞蹈、接过孩子送给自己的水彩纪念画、收到患者的感谢信时,陈正强觉得自己做到了。


支援期间,陈正强对家里报喜不报忧,收到孩子送的画时特意和画作合影留念,下班后发给儿子看。本想让孩子骄傲,不想儿子看到照片后惊呼:“爸爸成大熊猫了!” 妻子看到照片上陈正强的黑眼圈,也笑着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