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定期体检人数的增多和心电图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正常体检者在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了早期复极。早期复极是什么?需要治疗吗?
早期复极是什么
要了解早期复极,先要知道什么是J点。J点定义为:心电图上QRS波和T波的交会点,代表左右心室同时除极完毕,多位于基线水平。J点处出现圆顶状或尖峰状的波即为J波。
目前早期复极并没有统一定义,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诊断为:不伴胸痛的ST段抬高、QRS终末顿挫或切迹。心电图描述中可使用ST段抬高、QRS波末端切迹、QRS波末端顿挫、J点抬高、J波、Brugada模式等专业术语区分早期复极的具体表现。多在正常人体检时发现,多数无症状或少数出现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所以,早期复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电现象。
早期复极等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吗
一开始认为早期复极是良性改变,属于心电正常变异,后部分学者发现并报道了数例早期复极者出现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且有家族遗传倾向。至此,发现早期复极者不应完全视为正常,应追溯家庭成员是否出现过晕厥或猝死等情况,并对本人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后幸存者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
所以早期复极综合征等于早期复极加上临床表现(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幸存),且临床表现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
早期复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室复极顺序由心外膜到心内膜。早期复极主要指1、2相复极,由于1相复极时间较短且形成的电压差较小,在心电图上无明显表现,2相复极时间稍长,此时由于外向钾离子与内向钙离子相对平衡,整个心室肌处于相对静息状态,从而形成无基线偏移的ST段。
目前研究发现,心外膜与心内膜的透壁电压差可能是形成J波的基础。部分心外膜显著的1相瞬时外向钾电流Ito通道介导形成切迹、钉字状或穹顶状波,心内膜无明显增强的Ito,从而增大心内外膜的电压差,造成J波增大或抬高。而部分心外膜的Ito通道增加,可形成心外膜动作电位时限缩短,造成心外膜之间心肌不均一性,同时心外膜与心内膜之间复极离散度及电压差增大,易形成二相折返,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这被认为是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电生理基础。
为什么会出现早期复极
现已发现早期复极和遗传有关,主要为基因突变。已发现的突变基因位点有:影响钠离子通道功能的突变基因位点(SCN5A、SCN3B、SCN1B),可能影响钠通道失活;影响L型钙离子通道的突变基因位点(CACNA1C、CACNB2B、CACNA2D1),可能造成钙通道功能的丧失;参与ATP敏感钾通道构建的基因突变位点(KCNJ8、ABCC9、SUR2),可造成心肌外膜形成显著Ito;以及最新发现的与异常复极化有关的一氧化氮调节因子CAPON变异等,它们均可能是ERS发生的基因基础。
此外,迷走神经兴奋使心外膜1相、2相振幅加深,致使J波明显,心外膜复极时间缩短造成的心内外膜电压差增大致使J点抬高。所以早期复极心电改变者多在情绪激动、心率增快或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出现J点下移或恢复正常。
另有部分学者发现,心肌梗死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早期复极心电表现,出现早期复极者较未出现早期复极者心率更慢、QRS波更长、QTc间期更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风险更高。
早期复极是否需要治疗
早期复极综合征需要治疗,而仅有心电表现为早期复极的正常体检人群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较低,需进一步行危险分层。
危险系数最高的是广泛导联出现早期复极,其次是下侧壁J点抬高0.2mV伴ST段水平型/下斜型(J点后100ms处ST段压低<0.1mV),第三为下侧壁J点抬高0.1~0.2mV伴ST段水平型/下斜型,J波自发性的动态改变(长R-R间期后出现J波幅度增高,J波抬高>0.5mV),下侧壁J点抬高0.12mV伴ST段水平型/下斜型,危险系数最低的是下侧壁J点抬高伴迅速上斜型ST段与高大R波。当早期复极表现为切迹或顿挫时,建议使用切迹或顿挫的峰点作为J点。
应根据危险程度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与随访,随访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家族中有心源性猝死或明确有相关基因型突变的患者需要治疗。不建议对无家族性心源性猝死病史的无症状患者的心电图上偶发性早期复极做进一步评估及治疗。
早期复极怎么治疗
植入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手段。此外,使用奎尼丁和异丙肾上腺素对抑制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效果。具体治疗方案需临床进一步评估。(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