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2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她们爱“心”如初
——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一提起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解决“心”问题就是医院的一张名片。1984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研究室正式从大内科分出,独立发展以来,学科的细化对专科护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时锻造出了一支专业性强、战斗力强的护理铁军。这样的一支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虽为同一个团队,但各小组间的专业各有侧重,各司其职,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以专业负“重”前行
她们,在奋发


心血管内科的导管室位于成都第三人民医院2号楼的一楼,这里面每天都是与疾病和死神搏斗的战场,介入护士王梳平就是参与其中的一员。


2017年,王梳平成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的一名介入护士,心脏介入护理经常要面对的是心脏骤停、急性左心衰、心包填塞等急性突发事件,每一次跟台手术都要求做好充分的术前术后准备,“造影管、支架、钢丝、球囊……少说也有上百种规格的手术材料,它们的功能和在器械间里放置的位置要做到了然于心。”手术期间,介入护士好比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医生在手术台上操作时,需要我们辅以很强的观察力打好辅助。”年轻的王梳平对从事介入这条路很是热爱,她也成为医院首例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参与者。


心导管室护士长裴晓玲,刚入导管室还在20多年前,记得当时在4号住院楼的一楼,那时,从事介入的护士仅她一人,这样“孤军奋战”的日子,裴晓玲一干就是7年。


“虽说心血管内科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做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但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2002年之后。导管室最初每周大概只有3到5台手术,做得最多的只有冠脉造影、单双腔起搏器植入和放置简单的冠脉支架等,那时的手术种类是远少于现在的。”


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心脏再同步治疗(三腔起搏)、复杂冠脉的介入治疗,甚至是如今走在医疗行业前沿的TAVI技术都通通迎来了新的突破。手术量逐步增加,导管室介入护理团队亦逐渐壮大,从2008年的2人,2014年的4人,2017年的6人……到现在的10人,越来越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对新知识敏锐度高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他们为导管室带来了新的中坚力量。


“其实对年轻人来说,能在这个专业领域工作与学习,还能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难题,这是他们的职责与使命,在工作中我也不断向他们强调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所有介入护士在与介入医生进入导管室进行操作前,都必须要穿戴一套重达10多公斤的铅衣。全副武装,一台手术下来,厚重的铅衣下是汗水浸透的工作服。他们前行之时要承受的岂止铅衣之重,更是患者的生命之重。


以专业服务于患者
她们,不断精进


4月25日晚上9点40分,接了班的胡静怡开始巡查病房,她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几十张病床都归她一人管理。这一整晚,胡静怡忙起来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


刚巡视完,一位在病房里的80岁婆婆的血氧饱和度呈现进行性下降,正准备做查房记录的胡静怡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患者的床前展开抢救,“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高流量(6~8L/min)吸氧,30%~50%酒精湿化,取端坐卧位,安置心电监护……”这样的情形在病房里时有发生。胡静怡与值班医生一起,将婆婆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并在第一时间将其转至CCU(心脏重症监护室)。


2020年,胡静怡以面试和总成绩“双料第一”考入心血管内科,“病房里的工作虽然会面对不理解和委屈,但我仍然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去更好地服务患者。”2021年胡静怡和病区护士长徐艳玲通力合作在成都护理学会心血管常委会举办的CPR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填补了医院在这一赛事上的空白。


像胡静怡一样的病房护士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来守护病房里的日与夜。


攻坚慢病管理“痛难点”
她们,长程守护


房颤作为一种会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逐渐被大家认识。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作为房颤规范化管理病房,在护士长曹溢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探索慢病管理长程模式。


“我一阵一阵心慌,是不是房颤?”“房颤治疗难不难?”“做了射频消融术我应该注意些什么?”“手术5年了,还有没有人管?”这些都是患者提出的最多的问题,同时也是慢病管理中的“痛难点”。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