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中心医院引入导航理念提升急救能力
“导航护士”助卒中患者“医”路畅行
□本报记者 冯若冰

       脑卒中的救治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黄金时间窗仅4.5小时。一旦发病,患者需要在4.5小时内到达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抢救,包括检查和溶栓治疗。如果溶栓救治及时,约35 的病人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60 ~70 的病人症状会减轻。

       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一场关乎生命的急救变革正在进行。为了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率,实现最优路线和最快的救治,该院创新引入导航理念,设置导航专岗,建立高标准卒中急救团队,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高标准卒中急救团队由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急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这些护士不仅熟悉急诊工作流程,还掌握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设质量标准和急救流程,能正确实施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协调医、护、患关系,且沟通能力强。被选中的导航护士纳入卒中团队统一管理,为高效救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航护理岗位提供7×24小时的卒中中心救治服务,在患者呼叫出诊、接诊、院内抢救、治疗、转运、护理等各环节全程陪诊,调动急诊资源,保证各救治科室、救治人员积极响应。“120”接诊后,严格遵循各流程时间要求:3分钟出诊,5分钟内评估识别,25分钟内携带卒中溶栓箱将患者直接送至CT室完成检查,60分钟内完成溶栓并转运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据了解,为了确保急症救治安全,医院实施了高质量风险防控。制定了导航护士同质化管理方案,提升救治服务质量。建立了导航护士管理实施方案,从资质准入、岗位设置、职责等方面进行统一培训、认证和管理。同时,建立了导航护士替代机制,补充专业护理人员。此外,还建立了持续培训计划,提升导航护士的专业素养。梳理关键环节,制定标准救治流程图,每季度进行质量分析,定期讨论优化。

       小改进带来大成效,促进卒中救治高效率。专职导航护士横向衔接五大中心,纵向打通“绿色通道”的所有环节,导航护士团队累计服务卒中患者6000余人次,全年累计救治胸痛患者约2000余人次,溶栓取栓卒中患者270余人次。急诊平均DNT和D-to-B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减少了因护理人员频繁交接患者导致的时间浪费,为患者提供了一站式医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