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2年04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创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目标——
成都探索“医育结合”新模式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上接01版)

“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及托育机构渴求科学的婴幼儿照护知识,通过网络等形式四处搜集,但内容良莠不齐。”作为牵头编制指南的主编之一,任妍表示,这两个指南依据“WHO儿童早期发展全球干预策略的养育照护框架”编制,包括健康照护、营养照护、回应性照护、安全照护、早期学习与发展5个方面,全面、系统、科学地给出了婴幼儿照护各环节的细节性指导。“大都是婴幼儿照护过程中专业性较强,对婴幼儿生命安全、生长发育影响大,家长不易掌握的方面。”


 在正式印发前,成都市卫健委专门组织省内顶尖的儿童保健专家、儿童营养学专家、婴幼儿护理学专家、学前教育专家、托育机构运营代表等对指南进行论证,获得了一致好评。


 为便于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各医疗保健机构儿童保健医护人员、各托育机构对照参考,目前,这两份指南不仅可在网络渠道获取,正式出版物也已完成印刷,很快就能与大家见面。


探索4
健全健康管理员制度
为“医育结合”增一道保障


 “这个食谱含铁量还是少了哦,要增加蔬菜、木耳、猪肝和牛肉。另外,提醒一下个子较矮的孩子,除了增加户外活动,在饮食上还是要有所补充,煮汤的时候放些虾皮。”新都区蜀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饶磊在辖区内负责的托育机构里巡查时,给机构保健人员提出了一些食谱上的修改建议。


 2020年,饶磊被任命为健康管理员,同时,她还要统筹组织其他6位健康管理员,共同对辖区内7个托育机构开展指导。什么是健康管理员呢?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实际上,健康管理员是托育指导工作开展以后,饶磊新增的身份,在此之前,她和其他6人均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科医生。因儿童保健科医生临床经验与优势更贴近于0~3岁婴幼儿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于是成都市卫健委创新性提出了健康管理员制度。“因为我们每天能接触得到各种情况的孩子,更了解孩子们的生活习惯,这也有利于我们去指导托育机构保健人员的实际工作,在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实际改善婴幼儿面临的生活健康问题上,我们也能结合专业知识,给他们一些实用的建议。”饶磊表示,自己就是医育结合的一道“双保险”。


 在走进托育机构指导的过程中,饶磊发现,不少保健人员以前做的是大龄儿童保健工作,对于低龄儿童的健康需求仍然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大龄儿童主要侧重于学习技能,交流上多为说教,但低龄儿童则更需要迁就其成长需要,在满足其健康需求上保健人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饶磊举例说,“不少孩子在家时由家中老人带,老年人宠溺孩子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孩子睡个懒觉,早午餐的时间就变得不规律;玩的时候,运动量也没有科学控制,要么缺少运动,要么玩到累才睡,导致不少低龄儿在家把时间‘过倒了’。健康管理员的职责则是结合儿保专业知识来指导托育机构和保健人员,主动干预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帮助托育机构和家长共同科学抚养。”


 如何开展指导工作才能基本保障机构的需求?成都市卫健委对健康管理员提出了“四个一”的工作要求,即每季度至少为托育机构开展一次卫生保健相关培训;每季度至少到托育机构现场指导一次;每半年组织举行一次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和家长参加的卫生保健工作座谈会或婴幼儿健康知识讲座;每年梳理一次托育机构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常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除此之外,健康管理员也要不断进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员工作质量,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定期对健康管理员进行业务及管理要求培训,同时进行质量控制。


探索5
首批备案托育机构走在前列
规定动作上再细化


 在电子科大立人托育中心里,目前有57名婴幼儿正在接受托育,其中最小的宝宝仅16月龄,想要让家长放心,专业知识丰富、底气充足十分重要。作为成都市首批备案的托育机构,电子科大立人托育中心可谓在建设中下足了功夫。


 该中心园长毛艳燕向记者介绍了她们的工作,“‘医育结合’作为0~3岁婴幼儿托育的内核,我们在建园之初就在保健人员的聘用上做到了顶层设计,不仅要求应聘者需要经过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培训并考核合格,还要求应聘者必须有医护背景。”据了解,目前中心将0~3岁的婴幼儿分为4个班级,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名有医护背景的专职保健人员。“从她们的从业经历来看,多为儿科护士,有的还是中医专业出身。除此之外,她们还有一个共性,都做过妈妈。”这不仅是对中心保健人员的要求,更是中心对在一线班级内与孩子打交道的教职人员设定的门槛,“因为有过生育经验的女性对待孩子更有共情感,从事托育更需要如此,她们会更加细致地关注孩子,更理解家长。”


 让宝宝“吃好、睡好、玩好”是托育中心的职责所在,归根结底还是围绕着孩子的健康。中心为宝宝生长发育提供支持,儿保式保健管理是常态,并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背景,创新健康管理发展思路,从宝宝入园开始即用信息化方式建立健康档案,将儿科、中医科等联合,开展预防接种、膳食营养分析、心理发育评估、中医保健、体格保健等,将医疗服务与托育服务融合发展,为宝宝提供科学专业的“医育结合”服务。每月保健人员还会对宝宝进行心理行为观察,从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会和适应能力及认知发育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根据《成都市托育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南(试行)》中0~3岁婴幼儿发展里程碑标准给予客观评估,形成月成长记录,建立家园沟通,进行下一阶段的重点引导。当遇到某些指标预警的时候,也会及时给家长提供科学建议,或转诊医疗机构进一步评估。“入托时,有宝宝入园前做的健康体检提示其贫血,我们就通过健康管理员、保健人员积极管理,同时给家长提供喂养建议,一段时间后继续跟踪其复查情况,直到宝宝情况有所好转。在此期间,都是保健人员与家长一对一地沟通指导。”


    目前,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正在不断创新细化工作办法,完善制度建设,助力成都托育行业蓝海市场的健康成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下一步,还将继续以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目标,为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成都智慧”。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