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2年04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健康科普知识入脑又入心
——记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团队四川省卫健委宣传处
本报记者 陈丽娜

 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其中,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宣传与健康促进处(以下简称省卫健委宣传处)被表彰为优秀团队。


 一直以来,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推进健康四川建设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精准服务民生健康需求,着力强化群众健康责任,大力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倡导良好卫生习惯,持续宣传科学防疫行为,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健康素养基础。


 “健康是民生之本,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感受度深。对健康知识的解读,要通俗易懂、接地气。我们要从群众想听的角度,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宣讲到位,把涉及群众的利益解读到位,把社会关注的问题回应到位。”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村村响”大喇叭
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


 “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不聚集、一米线、用公筷、健康码……”


 近日,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火花村2组陈天福一边听着村里大喇叭的播报,一边忙着打扫自家庭院。


 他说:“我年纪大了,不会上网,通过村里这个大喇叭,了解到很多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健康,“学健康知识、享健康生活”的愿望空前高涨。然而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仍然存在“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年轻人高于老年人”的现象,如何让健康科普的触角伸到农村基层,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


 2020年10月,省卫健委与省广电局签订联合科普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全省20余万个“村村响”大喇叭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利用乡村大喇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把疫情资讯、疫情防控等科普内容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更好传播给老人、孩子等重点人群。


 此外,省卫健委宣传处还依托每年2万场次的坝坝电影“村村演”、2100 万个数字机顶盒、覆盖8600万用户的手机报,打造政策直通车、信息高速路、健康扩音器,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疫情防控期间每日影响上亿人次,实现防控科普知识全员全域覆盖。


 防疫“口袋书”
应景实用,让人温暖又踏实


 2021年1月,在春节假期即将来临之际,川航、国航入川飞机座椅后方的口袋里,摆放着一本小巧轻薄的“口袋书”。这是四川省卫健委联合成都市卫健委,为返川群众准备的贴心健康礼包。


 四川是人口大省,加之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如何让返川群众更好地做好个人防护?省卫健委宣传处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编撰《健康四川 幸福有礼》健康知识读本,内容涵盖健康生活、疫情防控等7大部分、60项内容,近1000条健康知识。


 在全省印发10万册的基础上,省卫健委宣传处联系川航、国航,在航班上摆放6000册覆盖出入川乘客,并对接省人社厅将读本赠送给外出务工人员。


 “中国有春节团聚的礼仪和传统,但同时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考验。这个科普知识读本的推出很及时、很应景、很实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操慧对这本口袋书给出了评价:通过这个读本的编写与多平台传播,不难看出,四川省卫健委有效整合了本土专家资源,并且善用新媒体,用技术赋能的方式,提供了有关健康的知识服务,这是特别的春节礼物,让人温暖又踏实。


 “硬核+网红”
健康科普知识入脑又入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然而,融媒体时代,各行业领域防疫科普“各自为政”、零星散乱,科普知识泥沙俱下,谣言、伪科学顺势而起。群众急需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
 科普内容谁来讲?省卫健委宣传处探索“专家+明星”“硬核+网红”的健康科普新模式,抽组全省9个专业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应急科普专家组,遴选25个专业领域的110名专家建立科普专家库。


 科普内容讲什么?通过媒体监督、舆情监测、深入一线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倾向,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大众关注什么,就宣传什么。《7个场景防护指南》《传染病防治法15问》《疫苗接种32问》等,这些政策性科普作品陆续推出后,纷纷获得“10万+”的阅读量,关注度可见一斑。截至目前,这样的科普作品已推出2000余部。


 健康科普作品不仅要专业“硬核”,更要通俗趣味、贴近大众,走进人们心中。省卫健委宣传处推出李伯清、叮当等川籍明星系列防护科普作品,打造以华西权威专家梁宗安为主讲的科普栏目《一周医讲 安有话说》,聚焦疫情防控、健康知识,采取短视频、新闻采访等方式全媒体推送,让科普知识入脑又入心。


 “神仙联动”
疫苗接种创意新


 2021年5月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推出特色健康码,陕西“兵马俑”、安徽“迎客松”、广州“木棉花”……让四川网友羡慕不已,纷纷在省卫健委微博下留言:“想要熊猫健康码!”省卫健委宣传处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立马邀请各大媒体“开会”,一场头脑风暴随即展开。


 “之前有款游戏叫旅行青蛙,深受大家欢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推出旅行熊猫,植入在健康码的背景中呢?”


 这个创意让大家眼前一亮。


 “熊猫可以到四川各个景点旅游,寓意接种新冠疫苗后,大家就能像它一样,携手旅行,饱览胜景,一路畅行。”很快,“旅行熊猫”创意敲定,省卫健委宣传处联合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旅行熊猫”项目组,并邀请到202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许·首席艺术顾问田海稣精心设计,将传统水墨绘画与动漫卡通有机结合。“旅行熊猫”一经推出迅速“爆火”,其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亿,网友表示“打疫苗可以领熊猫,真不错”。


 同样,在2021年9月,省卫健委宣传处又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成都市教育局开展头脑风暴,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告诉你为什么要打疫苗》,被网友评价为“神仙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