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2年04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首例肺活检人体临床试验
华西医院专家团队参与机器人研发
记者 陈丽娜

 本报讯 3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刘丹教授及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国产支气管镜机器人辅助经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这是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的首例肺活检人体临床试验。参与手术的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与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机器人”)联合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作为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我国自主研发的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此后将为肺部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普惠的医疗解决方案。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的关键。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部结节被检出,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通过“金标准”即病理检查予以确认,因此临床上亟须一种安全、精准、全肺诊疗的创新方法。


    2020年,华西医院李为民团队、上海胸科医院孙加源团队联合上海微创®机器人启动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经过3年的技术创新和潜心研发,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实现完全自主开发设计,它可以帮助医生安全抵达肺外周病变进行活检,打破了国外巨头的长期技术和产品垄断,可降低医疗支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我国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本例患者为一名62岁女性,因“咳嗽2+月”到华西医院就诊,经详细评估,决定采用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进行经支气管肺结节活检术。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对此次诊治过程感到满意。


 李为民表示:“传统支气管镜对于周边型肺癌的确诊率一直是业内的一大挑战。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能够进入更深的肺部组织,精确地进行肺结节的活检,为实现较早阶段的肺癌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肺癌的精准早筛和治疗,能极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和微创®机器人的合作,实现肺癌早期精准诊治,提升肺癌的生存率,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