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2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相关问题
岳池县花园镇卫生院 丁兰

冠心病常见于老年人群,发生率高且病程长。在冠心病治疗中,西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疗效不够理想,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可缓解患者的胸痛、心肌缺血症状,其应用价值得到临床医学的认可。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冠脉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中医中没有冠心病这一病名,主要是根据患者发作时胸闷胸痛的表现,将其归纳至“胸痹”的范畴。这一病名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首次提出,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阐述,后续拟定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后来各朝代的医学家对胸痹展开大量的论证,对其诊疗方法进行了不断的完善。《金匮要略》中记载“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主要与经络阻塞、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胸背疼痛、四肢发冷、口唇青紫、脉搏微弱等症状,因此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等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1.辨证施治。冠心病患者多合并心绞痛症状,且根据其发作特征,可细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前者常见于疲劳过度、情绪激动时,主要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导致供血供氧不足,多为痰浊气虚证或瘀血证,此类患者治疗中主要是采取补益心气、活血化瘀的原则,可以选择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的治疗配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后者的发作频率与时间不等,其发作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无关,通常存在器质性、功能性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因此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例如丹参饮、生脉饮、麝香保心丸等,同时可以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案,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活血化瘀法。根据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其具有本虚标实的特征,病位在于心肾,病因为气虚血瘀,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血脉不畅导致脉络涩滞;情志不畅导致气机淤积;寒邪入侵导致寒气凝滞;邪热入血则形成瘀血。瘀血在该病发生与进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冠心病常见于老年人群,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腑脏功能衰弱,气血亏虚,导致疾病加重。现代研究也指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包括赤芍、丹参、三七、红花、桃仁等,常用的配方包括血府逐瘀汤、四君子汤等,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功效。现代药学研究也指出,活血类中药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加速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时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度、血沉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3.心理治疗。中医中的七情致伤理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有关,且患者在确诊之后,心理压力加重,很多患者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担心自己成为家庭负担、担心医疗费用,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使病情加重。部分患者由于不信任医生,抗拒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在治疗中还需要采取疏肝理气、行气化瘀的治疗方案,同时劝慰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


总之,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增长,冠心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学界的关注。西医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根治该病,且长期治疗容易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有着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