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2年0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撤牌读书:在自省中精进医术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诗源

清代医家徐灵胎认为,医生要坚持“每月严课”,即每月进行严格的考试,以便于医生定期反思、总结自己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对于“学问荒疏,治法谬误”的医生,曾有“撤牌读书”之诫,即要求医术不精的医生撤下行医招牌,重读医经自省。


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中言“医之为道,全在自考。如服我之药,而病情不减,或反增重,则必深自痛惩”,意思是,对于服药后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病案,不能不了了之,而是要对诊疗情况认真反思,勇于自我批评,承认自己诊疗失误,并借此找到自己所疏漏欠缺的方面,重新温习医书,弥补自己的过失,务必“广求必效之法而后已”。


纵观古今,不止一位医家在发现自己的不足后,就像上文中徐灵胎所告诫的做法一样,摘牌停诊,回炉再造。


“药王”邳彤摘匾


东汉大将邳彤,不仅能文善武,还精通药理,被称为“药到病除的神医”。邳彤给一位同僚治愈了凶险的“对口疮”后,对方给他送了一块门匾,上书“药王邳彤”4个大字,挂于他家大门上,邳彤一时名扬四方。
某日,邳彤的姑母额头上长了一个恶疮,而他怎么治也治不好。邳彤后来得知姑母的恶疮被一位采药的乡医治好了,不禁感叹天外有天,认为自己不能称为“药王”,于是让人把门口挂的“药王邳彤”的大匾摘了下来。邳彤后来潜心读书,遍采群方,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药王”。


蒲辅周停诊读书


徐灵胎“撤牌读书”之训,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广,比如近代名医蒲辅周早年就曾摘牌停诊,闭门苦读。一次,一个重症感冒患者服用蒲辅周开的桂枝汤后,出现了大汗淋漓的情况,虽然当时患者自觉轻松、热势减退,但次日病情再犯,且出现头痛加剧、全身无力的症状。蒲辅周再读《伤寒论》,看到桂枝汤方证条文中,明确写有“微似有汗者佳”,否则“病必不除”。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用错了方子从而造成这个患者的病情加重了。


蒲辅周觉得自己学术不够扎实,便决心摘牌停诊。周围的人认为他已经享有一定的医名盛誉,完全没必要这样做,但蒲辅周执意停诊,闭门苦读3个月,重温医籍。蒲辅周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主动改正、弥补不足,终成临床大家。


这两位医家正是因为具有自我反思并努力改正的精神,医学水平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说道:“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强认,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敢于承认不足,并努力改正、精进医术,是历代医家身上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