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2年0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提升肿瘤诊疗质量水平
再获“全国优秀单位”殊荣
刘基

本报讯 “2021中国肿瘤早诊早治与规范化诊疗大会暨第九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日前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上,授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自动上报单位”称号,这是该院继2020年获得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优秀单位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地处川西南、滇西北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采取系列措施提升肿瘤诊疗质量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统筹医联体内肿瘤诊疗资源、完善肿瘤性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成立了区域影像、区域病理、区域检验中心,明确功能定位,通过联动协作、对口支援和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立完善覆盖肿瘤诊疗全周期、全过程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技术指导、上下联通、分级诊疗、分工协作、中西医协同的服务机制。


规范肿瘤诊疗和临床用药行为。建立重点监控目录和超常预警制度,充分利用医疗“三监管”平台,及时预警并纠正不合理医疗检查行为。成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对抗肿瘤药物处方实行分级授权和审核、点评,加大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力度。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收录、国家医保谈判或集中招标采购涉及的药品。


多学科协作,优化诊疗服务模式。成立了肺结节联合门诊、消化道肿瘤MDT等模式,积极推行“单病种、多学科”诊疗理念,多学科联合、中西医并重,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病案统计、信息中心、医务、药学等多部门协作,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上报工作。


创建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肿瘤血液科、普通外科作为首批认证专业,积极承接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招募受试者、开展药物临床研究,为区域癌症患者提供临床诊治新的希望。


医院药学积极转型发展,提升肿瘤药学服务内涵。肿瘤临床药师参加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开展药学监护,参加肿瘤诊疗MDT,为临床提供药学会诊,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基因检测等精准用药服务。

又讯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日前成功开展该院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2021年末,患者小苏一个月内多次出现晕厥,当地医院心电图显示其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攀枝花中心医院心内科团队对小苏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发现小苏心脏传导阻滞恢复的可能性极小,需要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介于小苏的年龄只有19岁,为其今后升学就业综合考虑,结合传统起搏器和无导线胶囊起搏器的优缺点,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流后,决定为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
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心内科团队为患者完成胶囊起搏器的植入,手术非常顺利,全程只用了30分钟,术后体外程控测定各项参数良好。术后8小时,患者下床正常活动。
 (刘珊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