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1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创造生命奇迹——
5名医生12小时接力 成功清除患者脑部肿瘤
本报记者 侯文瑾

12月23日,已经是51岁的刘女士住进德阳市人民医院的第46天了,在此之前,一条由女儿佳宜(化名)拍摄的全程记录母亲住院手术并逐渐好转的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还附上了大段对医护人员的感谢话语,皆大欢喜的结局感染着每一位看到视频的网友,也引发了记者的关注。深入了解得知,刘女士仅仅是因一阵突发的头痛入院,却差点儿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她能有惊无险地从“鬼门关”走一趟回来,可谓该院神经疾病中心创下的一个奇迹。

突发剧烈头痛
竟是脑部肿瘤作祟


11月6日凌晨2点,刘女士给丈夫陈先生说自己头痛得有些恼火,家人便陪同她到就近的医院看病输液,回到家后,刘女士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直到7日下午,在医院输液的刘女士头痛愈发剧烈了,“眼睛都不转了,叫她也不应,看起来很严重。”陈先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因就诊医院条件有限,于是通过转诊通道紧急将刘女士送往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经过一系列检查,得知刘女士的头痛竟是脑膜瘤引发了急性脑梗发作导致的。“怎么会是脑膜瘤?要不是因为头痛还不知道隐匿多久。”这一结果对刘女士一家来说如一道晴天霹雳。“刘女士到医院时脑部组织水肿十分严重,如果不尽快手术,会有生命危险。”神经外科主任龙晓东向记者介绍。颅内结构的影像显示,到德阳市人民医院时,刘女士的脑部已经有了大量积液,这是摆在神经外科面前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手术条件并不好,刘女士的这枚肿瘤长在遍布神经的颅底,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也不言而喻,如此高难度的手术,神经外科也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转运或是请华西专家来院支援,前者风险太大,患者等不起,后者则更无奈,走不通。”那时正值成都存在较高的疫情风险,各级密接人员还在排查当中,华西的专家不能出成都。“大胆地做吧,我们选择就在这里救。不能等了!我们赌一次,哪怕没救回来我也知道你们都尽力了!”此刻,刘女士丈夫陈伦对龙晓东说的一番真诚的话语传递出满满的信任。


接力协作
“拆弹”历经12个小时


用“拆弹”来形容刘女士的手术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对手术团队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整个“拆弹”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人体内结构最为复杂的大脑里操作,可谓是刀尖上行走。带着家属的信任,龙晓东带领团队接力协作,接下了这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危急手术。


手术团队制订了周密的计划,正式“拆弹”前紧急进行了引流,为患者争取了时间。8日晚上6点,龙晓东带领手术团队,开始为刘女士“拆弹”。打开颅骨,刘女士的肿瘤情况让龙晓东团队感到震惊,“因生长位置刁钻,质地具有韧性,强行拿掉必定是‘致命一击’,而且它的生长已经将颈动脉、视神经、嗅神经等一众重要神经牢牢地包裹在一起,整个过程只得像蚂蚁啃大象一般,慢慢清除。”神经外科轮番派出5名医生加入这台手术,接力将肿瘤清除干净,手术从下午6点持续到次日清晨7点,将近12个小时的通宵奋战,把刘女士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


险象环生
精准治疗将患者生命一次次挽回


“拆弹”成功只是保住患者性命的第一步,手术结束后的刘女士被送进神经重症监护室(NCU),在这里,她与医护团队还要接受一轮又一轮的考验。NCU主任江帆为刘女士配置了顶尖的医护团队。


与一般ICU不同,NCU作为专科重症监护室,融合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3个专业的优势资源,医护团队熟悉掌握神经内外科及重症的专业诊疗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精准的治疗和护理,刘女士在这个团队的照护下闯过了险象环生的一关又一关,真正地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术后刚进入NCU的刘女士情况并不乐观,险情虽然都是在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预料之中,但仍然棘手又危急,NCU团队的每一次操作都如履薄冰。刘女士先后出现了中枢系统紊乱、瞳孔忽大忽小、血压忽高忽低、内分泌失调、尿崩、甲状腺危象、高热不退……每一个术后并发症都让医护团队如临大敌。在专业的精准救治和紧急处理下,刘女士一次次从濒死的边缘被拉了回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和她所支撑的家庭,无论如何都要拼尽全力。”江帆说道,每一次糟糕的临床信号发生时,NCU都在第一时间做出了相应的应对,能这样高效地精准救治无疑是NCU学科优势的体现。


“NCU成立于2019年,是为推进五代医院‘大科室管理’理念,实现资源平台化,配合急救大平台建设和区域颅脑创伤中心建设而组建的,也是神经内、外学科瞄准前沿加快发展的要求。”据江帆介绍,NCU还将进一步拓展神经重症技术的应用,起到区域引领的作用,同时也将配合医院神经疾病中心的建设,为德阳市及周边地区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得益于多专业融合的高效救治,刘女士仅用了15天便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现在,在刘女士床旁陪护的丈夫陈先生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妻子拍照,手机里记录了数十张妻子住院时期的照片,从躺在病床上插满仪器,到神志清醒地转入康复科,再到现在可以自主走动,面露微笑……看着妻子一点点地好转,陈先生难掩心中的喜悦。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