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医院门诊近日收入一位特殊的患者,年仅45岁的龚某与病魔抗争了26年之久,腹盆腔内的肿瘤重达15公斤。26年来,她不仅经历了反复多次手术,还经历了术后放疗、靶向等多种治疗;不幸的是,近期她的病情再次进展,在多家医院求医无果之际,龚某把希望投向了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学首席专家郎锦义教授的特需门诊。
“肉瘤”长满腹腔
多次复发转移
一个寻常的周二,郎锦义像往常一样坐诊,诊室门口一位中年女性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女性一直用双手托着自己的下腹部,晃眼一看还以为是一个足月待产的孕妇,但她紧张且焦虑的面容让郎锦义察觉到异样,难道是肿瘤已经长满了腹腔?郎锦义不禁暗自发问。随即,这个特殊的患者被优先请入了郎锦义的首席专家诊室。
带领学生查体和仔细阅片后,郎锦义证实了他刚才的猜想,患者龚某的腹部有一个比足月妊娠更大的巨大肿块,下腹部明显膨起。经仔细追问得知,该患者右肩部“肉瘤”病史已经有26年了,其间因为多次复发、转移,已经历了多次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但不幸的是,近期患者病情再次进展。
锦义介绍,纤维肉瘤是由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纤维肉瘤对放化疗敏感性欠佳,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次手术。该患者合并腹腔及腹膜后巨大肿瘤,术中涉及多个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操作空间狭小,肿瘤血供极丰富,手术风险极大,术中极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多科协作“显神通”
术后恢复良好
在完善患者入院检查和肿瘤状态的评估后,郎锦义召集胃肠外科、妇瘤科、放疗科、骨科、麻醉科、肿瘤内科、影像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进行了多学科会诊(MDT)。“患者腹腔内及大腿肿瘤到底能不能切除?”各个学科专家集思广益、反复推演,成功找到了完整切除肿瘤的技术瓶颈和突破口,通过多模态影像组学完整再现患者肿瘤的血供和侧支循环,最终形成了一套精准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胃肠外科担任手术主刀团队,妇瘤科、骨科担任辅助团队,麻醉科、手术室、中心血库等团队配合。随后,由骨科医师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进行了患者腿部巨大肿瘤切除术,最终完整切除占据患者整个腹盆腔达15公斤的巨大恶性肿瘤和腿部最大直径36cm的巨大肿瘤,手术达到预期目标——无肉眼残留病变(R0)的理想状态。
手术过程中,患者病情平稳。目前,患者已度过围手术期风险,术后恢复良好,等待后续的术后康复及治疗。
郎锦义说:“患者信任我们,这也许是她唯一生存的希望,纵然风险极大,但我相信我们的专家团队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和患者一起共担风险,迎接挑战!” (四川省肿瘤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