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1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肺癌扩散至胸腔重要血管 患者术后两周顺利出院
肖印雪 本报记者 侯文瑾

53岁的李玉龙(化名)近日再次走进德阳市人民医院。1个多月前,他在这里经历了人生低谷的重大打击和重获新生的喜悦。再次见到心胸外科医疗组长薛扬,李玉龙心里积攒了许多感激的话想要说出口。薛扬告诉他,根据复查的情况,他的肿瘤切除得很干净,置换的血管也都正常,他已经能像正像人一样生活了。

 

肿瘤巨大侵犯重要血管

 


今年5月,李玉龙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占位,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后诊断为右上肺中央型腺癌。医生告诉他,因为肿瘤巨大并转移扩散侵犯上腔静脉、纵隔淋巴结,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巨大的打击让李玉龙感到天塌地陷,同样也让薛扬感到惋惜和痛心。


“一定会有办法,心胸外科解决不了,还有别的专科,在我们这里解决不了,还有上级医院。”薛扬没有放弃,他发起院内MDT(多学科诊疗),与多科专家一起为李玉龙制订最优的诊疗方案。按照MDT方案,李玉龙转到肿瘤科进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待手术机会。两个周期的治疗后,肿瘤及淋巴结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病变与上腔静脉间仍没有间隙,粘连严重,无法按照常规手术方案切除肿瘤。

 


多学科协作攻克手术难关

 


心胸外科专家团队就李玉龙的情况进行多次术前讨论,认为李玉龙肺部肿瘤已蔓延到上腔静脉(胸腔重要血管),手术既要进行肺部肿瘤根治性切除,同时要将病变的上腔静脉置换成人工血管。作为胸腔的重要血管,上腔静脉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停止工作,必须临时将血液改道维持身体循环。这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国内极少有医院能开展,薛扬在华西医院进修时曾经作为助手参与这种手术。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充分评估了手术风险、制订了整体预案,对各个重点难点环节进行梳理。在心胸外科的努力下,邀请到华西医院教授从成都赶到现场,亲自指导这台高难度的手术。


“手术过程中,需要临时夹闭阻断上腔静脉,但身体的供血不能中断,必须先行颈静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转流,将原本需经上腔静脉的血液改道从临时体外通路经股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保证术中身体的正常血液循环。临时在体外管道中循环的血液还需要药物抗凝,而抗凝后又增加了手术创面的渗血风险,止血难度增加。”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薛扬至今对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记忆犹新,在华西医院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学科协作成功建立起体外转流,这关键的一步给了薛扬手术团队莫大的信心,最终将这台复杂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李玉龙在ICU观察期间又逐步度过出血关、感染关、漏气关、凝血紊乱关,ICU团队与心胸外科密切关注患者,按照既定预案提前预判,精准施治。72小时后,李玉龙从ICU回到心胸外科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于术后两周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