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1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好“绿码保卫战” 致敬基层守门人
郭水源 冷莹 谢兰 刁先丹 江波 本报记者 杨琳 侯文瑾

(上接07版)

成华区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哪里需要上哪里”

 

    “全中心76人,男同志不到7人。全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心还分了疫情联络组、后勤保障组、流调组、采样组、消杀组。同时每天还安排了4名医务人员,对居民上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施梅介绍说,“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筑牢居民的健康防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中心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哪里需要上哪里!


    “李先生需要转运。” 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产信息管理科科长郑琪接到紧急任务后,毫不犹豫地接受工作安排。“我的本职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保、采购、财务、基础建设这块。虽然救护车体积很大,一般的女生很难驾驭,但是从疫情开始,全中心只有两位男士可以开救护车,而及时转运却是责无旁贷,我肯定要上。”郑琪说,他们是把流调发现的密切接触者送到成华区的集中隔离点,或者成华区政府指定隔离酒店隔离。


     11月17日起,成都市成华区华府沙河小区、锦江区首创娇子1号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罗丹和杨海燕说,“我们终于又能见面了。”记者问起缘由,杨海燕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虽然在一个办公室,但是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工作点位,几乎都见不到面,随着华府沙河解封后,大家才又开始打照面。”


      11月8日,成华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罗丹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又奔赴奥园广场的临时核酸采样点,连轴转超过30小时。但是罗丹说,那天晚上八九点钟左右,天气很冷,核酸检测点位旁边有一家奶茶店,老板接受采样后,看见他们特别辛苦,抱着一大箱热奶茶放在疫情防控点的空地上,还没等工作人员反应过来,便放下箱子跑开了。当时他们真的很感动。

 

天府新区基层守门人

“出动”抗疫应急团先锋营的战士们

 

      11月5日凌晨,天府新区教育卫健系统紧急集结抗疫应急团先锋营,开展重点人群核酸采集工作。“各营各连各排各班请按照既定点位马上集结!”收到集结指令后,抗疫先锋营成员纷纷背上抗疫应急包,快速奔赴街道、学校等200余个采样点位。30分钟后,来自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四川宝石花医院、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军碑卫生服务中心等2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400余名医护人员全部到位。5日下午,抗疫应急团二营、三营、四营陆续出动,集结1100余名医护人员,赶赴华阳街道88个采样点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战“疫”夫妻档


     面对疫情,天府新区“抗疫应急团”中涌现出很多战“疫”夫妻档,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相伴逆行的身影。


      天府新区永兴卫生院的郭进、杨彬正是这样的一对夫妻。杨彬除了负责检验科日常工作,还肩负起入户核酸采样工作。11月5日中午1点,公卫中心派单要求入户为一位密接人员采样,接到通知后,正在吃午饭的她放下饭碗,转身就要离开。儿子从桌椅上跳下来抱着她的腿不让走。此时,杨彬才想起前面一个班熬了通宵。晚上,杨彬随着转运车又跑了一个通宵,在群里有序地回复:采样时间、送达时间、客人送达时间等……交完班后,仅仅休整了两小时,她又一头扎进化验室继续奋战。


      郭进是抗疫先锋营一营四连二班班长,他认真做好核酸采集物资准备,随时待命,同时还要给队员培训省核酸采样登记系统操作流程,强调核酸采样及穿脱防护服注意事项等。11月5日,接到通知采集永兴中学、小学、幼儿园核酸任务,到达点位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采集工作。每次妻子外派采样,郭进一定亲手帮妻子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一定要做好防护,早点回来。有啥事给我打电话,我来换你!”


生命“摆渡人”


      还有一群人,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但在疫情来临之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一线,争分夺秒转运患者,为最快出具核酸检测结果,不分昼夜运送标本,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生命“摆渡人”。


      作为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救护车司机,连日来,因为出车任务多,邬瑞峰都是24小时待命。也不分什么白班夜班了,转运命令来了就立即出车;错过饭点,吃包方便面;没时间睡觉,任务间隙小憩一会儿。每趟任务完成后,他都一丝不苟地对救护车进行全面消毒。他们转运的都是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有一些他们转运到定点留观医院的密切接触者后来出现症状成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因此潜在的风险很大。


      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开车,对于今年59岁有着30年驾龄的汪辉龙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全身被包裹得密不透气,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小心驾驶确保行车安全。从11月2日以来,他早已习惯日夜颠倒的作息。忍着困意开车还好,最让他难受的还是连续几小时穿着防护服。出任务前他不敢喝水,那种既口渴又想上厕所还得开车的难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在疫情防控期间,汪辉龙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车上,把驾驶位当“战位”,将方向盘当“武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作为医院的一员,他也见证着医护人员的坚守,他说,为了疫情防控努力的人太多了,自己只是普通的一个。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驾驶班全员10人日夜并肩奋战在抗疫战场,11月5日一天就出车120余趟次。

 

青羊区基层党组织

用奉献践行初心使命

 

      11月以来,新一波疫情打破了成都的宁静,涉及多区的流调结果让疫情防控紧张形势陡然加剧,青羊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守使命、勇担当,在与新冠病毒的生死较量中,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11月5日凌晨3:00,在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紧急动员部署后,中心党员干部直接投入到核酸采样筛查工作中,从场地设置、核酸采样、数据统计到场地消毒,经过近18小时的奋斗,到晚上9:30,顺利完成了6300余份采样筛查工作。


      从组织院感排查到筹备应急物资,从开展重点行业人群大规模核酸采样到协调密切接触者转运,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杨建琼已连续战斗了几个夜晚,身心俱疲,但在接到新的任务后,她没有片刻迟疑,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当中,她说:“从疲惫状态到神经高度亢奋状态只需要一个电话。”从11月2日开始工作便连轴转,对她来讲早出晚归的工作节奏已是常态。


     凌晨2:00接到核酸筛查任务后,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陈待菊毫不犹豫,安排好家里老人和孩子后立即投入到场地设置、物资准备等工作中,从凌晨到深夜,她忙碌的身影始终没有一刻停歇。深夜采样的群众散去后,她依然坚持驻守现场,与同事一同对核酸采集点进行消毒,并做好物资清点等收尾工作。


      疫情当前虽然岗位不同、职责有别,但青羊区基层医务工作者们一致地选择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行动彰显党员担当,用奉献践行初心使命。

 

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很配合,我们很感动”

 

      随着全国多地疫情散发,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刘齐荣感觉一根弦绷得很紧,他每天都会关注最新疫情的动态信息,同时做好应急准备。


      11月2日晚,成都市锦江区发布《关于对娇子一号实行疫情管控的通告》。1例病人在锦江区首创1号确诊。刘齐荣迅速召集中心各科室进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动员及工作部署,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中心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待岗作息。


       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科长陈云霞在11月4日晚上11点接到中心主任电话,要求立刻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据悉,春熙路一共分为总府路、盐市口、盐道街、督院街4个社区,而锦江区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派驻人员前往总府路社区进行核酸检测。


     社区下设12个点位,银行大厦停车场属于其中一个点位,也是物资的总汇聚地,需要向其他11个点位分配物资。陈云霞说:“11月5日凌晨3点开始进行核酸检测,天空还下着小雨,很冷,我穿的一双浅口棉鞋全部打湿了。直到当天晚上8点核酸检测工作才结束,安排完后续工作,我们才能歇一会。不过社区居委会用喇叭让居民下来大规模采样时,居民都很配合,我们还是很感动。”


     刘齐荣表示,疫情发生,中心一般都是全员参与。“我们在新冠疫情防控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组、社区重点人群核酸采样组、重点人员转运组、健康教育宣教组、集中隔离酒店医疗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以中心党支部牵头、各科室参与的‘大规模核酸采样突击队’。”所谓突击队,就是临时接到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任务时,要立刻出发。“中心的每个人都没有怨言,也很支持。”


      在疫情防控期间,以中心公共卫生科为主的流行病学调查组、转运组及社区重点人群核酸采样组先后开展上门流调上千人次、转运重点人员数百人次、核酸采样上千人次。


      同时,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医护人员入户上门采集标本,同时他们又都身兼数职,需要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入户,“居家隔离的人员最多时每天有100多人,而这100多人住得很分散,我们需要上门一家一家地敲门入户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我们分成了3组人,从早上一直工作到下午2点半才能吃饭,吃完饭后还要继续工作。”陈云霞表示,“中心医护人员充分发挥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经常加班加点上门采集,忙到凌晨,连轴转是常态。”

 

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放不下的就是这份责任”

 

    “第一梯队,紧急集合……”11月8日下午3点,收到紧急集合的通知,早已整装待发的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名“90后”医务人员,迅速提起装备集结,在温江区卫健局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准备前往成都市锦江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此刻,正在中心上班的护师王雨糯接到这一通知,成为5人组的组长,一同前往核酸采集点。


    “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疫情来时就该到一线去!” 5月,王雨糯刚刚结束了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又积极投身于长达4个月的疫情防控机场专班工作,为入境人员采集核酸样本,转运入境人员至隔离酒店,有了这些“磨炼”,王雨糯在疫情防控工作和核酸检测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回到中心后她又主动要求加入核酸采样队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回想起当时的工作情形,王雨糯的印象里留下了记忆深刻的“冷”,先是与同事们在采样车上工作,又辗转至采样点位,坚守了一整个通宵,第二天中午才收工。“群众对检测的配合让我们欣慰,采样的过程也很顺利,尤其是第二天早晨,还有附近居民来给我们送水,这样的举动真的太暖了。” 经历了一个通宵,两次轮班,先后6小时的采集工作下来,王雨糯和同事们都感到疲倦万分,但群众这样的一个举动也汇成了一股暖流,在他们心间流淌。


      与此同时,院内也在“战时”状态中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各项工作。作为中心的“指挥官”,中心支部书记、主任黄翠华在院内不断细化各项工作,召开紧急会议,细化职责分工,安排部署发热门诊工作,成立感控巡查小组,每日进行督查,发现并立即整改,堵住防控工作漏洞。自11月初以来,常常到夜深了,黄翠华仍没有要下班的意思,督查核酸采样工作、落实境外返温人员居家管理……每件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事情,她都亲力亲为。疫情防控期间,就算忙碌到声音沙哑了,腰椎病困扰得直不起腰了,她仍然选择坚守在岗,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放不下的就是这份责任。”
(下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