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1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患者咯血10年不知原因 医生携手消灭罕见杜氏病
文/图 张瀚文 蒲尚妍歆

患者咯血10年、反复肺炎,辗转多地找不到病因,究竟是什么病作怪?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火眼“缉凶”——原是杜氏病。


面对这种国内仅发现数十例的罕见病,科室气管介入团队、血管介入团队携手,雷霆亮剑,与杜氏病两度交锋,解决了患者长达10年的困扰……

 


出现转机
这次揪出真正“元凶”

 


患者赵先生在走进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前,心情是绝望的,他反复咳嗽、咳痰伴咯血已经10年了,辗转了多家医院,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


在此之前,他的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下叶感染性病变伴局部支气管轻度扩张并黏液栓塞形成,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看到“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这几个字,赵先生脚都软了,在他的认知里,这就是癌症啊!以为得了绝症的赵先生,已经在悲观地计算着自己还剩多少日子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气管介入团队为赵先生做的支气管镜检查中。医生发现赵先生左肺下叶基底段及背段气管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吸痰后可见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开口处气管腔内的新生物表面光滑,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结合患者病史及胸部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有支气管动脉供血,医疗团队考虑该患者有患杜氏病可能。


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明介绍,杜氏病是一种伪装成支气管黏膜小结节的血管畸形动脉瘤,是气管镜检查时很容易被误诊的“雷区”,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误触这些动脉瘤导致患者大出血,危及生命。

 


扫“雷”成功
长达10年的困扰被解决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气管介入团队当机立断,紧急终止检查,行血管介入治疗。随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介入团队为赵先生作了血管介入支气管动脉造影。造影可见起源于主动脉弓侧壁的左侧异位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支气管动脉畸形伴远端支气管动脉参与瘤体供血。果然是杜氏病!


血管介入团队为赵先生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复查造影,病变支气管动脉成功栓塞,保留主干。


术后5天,赵先生复查气管镜检查提示:较前比较血管瘤完全消失,气道腔完全通畅,气道内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扫“雷”成功!赵先生咳嗽、咳痰咯血的症状明显缓解,反复肺炎的原因也水落石出——因为气管内动脉瘤阻塞了气管腔,引流不通畅,导致阻塞性肺炎反复发生。


通过血管介入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管腔引流通畅,既解决了赵先生的咯血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他反复肺部感染的困扰,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技术领先
开启区域治疗新“镜”界

 


然而,为赵先生做这场介入手术的医生杨明却没有这份轻松,而且后怕不已,“如果术中当结节去对待,这位患者肯定在手术台上就没命了。”


杨明用“险象环生”来形容这次手术。原来,杜氏病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国内已确诊的杜氏病仅有数十例,而发生在支气管的杜氏病更是少之又少,该病极易被误诊为普通瘤体,其特点是出血部位隐匿,且是动脉性出血,出血急促、量大且易反复。医疗团队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很容易当作结节处理,轻轻一碰就会导致患者大出血,危及生命。


据了解,这并不是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次亮剑“缉凶”杜氏病。早在2015年,科室已经发现并创造性地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愈了一例杜氏病,相较于外科手术切除和支气管镜腔内介入进行消融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能有效规避大出血的风险。


作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四川省呼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与介入治疗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开展有经皮高精度肺穿刺活检术、胸腔镜检查术、胸膜活检术、支气管镜下系列微创检查和治疗以及血管介入治疗等,为广大呼吸疾病患者祛病除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