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1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防控儿童肥胖须更新养育观念和习惯
张焱

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有认知和自律的因素。对身体所需没有常识、没有认识,对食物诱惑没有自制力,这是产生肥胖的人格因素,也是健康的概念包含健全人格的原因。因此,肥胖问题,不只是身体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解决儿童肥胖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早前的研究显示,亚太地区是全球儿童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由于儿童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廉价方便却热量更高的加工食品。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国家制定了相关规定,禁止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的投放,在一些学校禁止自动贩卖机出售膨化食品、含糖饮料。中国疾控中心也曾编制《儿童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3个级别,指导家长们更科学地为孩子选购零食。


从家庭与学校的角度,更新养育观念与养育习惯是更切实可行却也需要付出更艰苦努力的功课。譬如,一些家长认为儿童超重是健康的表现,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给孩子喂食超过正常需要量的食物;一些家长认为百分百无添加的鲜榨果汁是富含维生素的健康食品,但其实它的含糖量甚至高于可乐;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伤而减少孩子的体育活动,有意避免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登山、足球、篮球等。这些错位的观念都需要及时扭转。


不得不说,胖乎乎的孩子拿着薯片或者糖果面带微笑大快朵颐,似乎是幸福的场景。然而,为了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这样的场景还是少一些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