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1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疾控答卷人践行初心与使命
范月秋 陈超 本报记者 蒲晓莉 杨琳 陈丽娜 李芯怡

11月2日,成都打响“绿码保卫战”。成都市卫健系统的白衣战士、公卫先锋、基层“守门人”们冲锋在前,逆行出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他们,牢牢守护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强战斗堡垒;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是一场全方位的大考,成都卫健系统的答卷人践行初心与使命,奋力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赶考路上,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更优异的答卷。

自11月12日起,记者一行已连续3天采访成都市疾控中心的答卷人。11月14日,周日,记者们却在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成那里吃了“闭门羹”。作为成都市疾控中心驻成华区的负责人,王成要调度整个成华区的流调组、消毒组等机动队伍一百余人。连续的通宵达旦,14日一早,他出现在龙祥路4号的疾控中心,电话一直没断过,根本没时间接受采访,不一会儿他又急匆匆地驾车去往成华区……


疾控答卷人奔赴战疫最前线,冬夜已渐暖。

 

鹿茸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作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土疫情专班成员,鹿茸及其团队承担着综合协调和密接、次密接人群的信息管理工作。10多天来,她带领被称为“最强大脑”的信息组甘当隐形守护者,24小时轮班,精准、高效、细致地处理疫情信息。

 

315室开启“快充模式”
10分钟打个盹都显奢侈

 


11月14日,记者一行来到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5室,这里是信息组的指挥中心。房间中央是一张由几张小桌子拼成的长桌, 20多人人手一台电脑,桌面上堆放着资料。在房间进门的小桌子上,有一盘早上刚烘烤出来的面包,只少了3个。两张木质小床靠墙摆放着,上面堆着一些资料和几个书包。


这就是一个“战场”,战“疫”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就在这里。


11月2日,鹿茸接到通知于当日凌晨3点前往金牛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1月3日,鹿茸回到单位承担全市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经历了不眠不休的几个昼夜。


由鹿茸管理的信息组一共50人,成员平均年龄30岁,来自不同的科室,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组建的本土疫情专班,“只要有本土疫情发生,大家就会迅速集结”。


虽然组员们都有过战“疫”经验,但作为负责人的鹿茸却担心大家身体吃不消,于是让后勤部门在房间里摆放了两张小床,一日三餐也在房间里面吃。而她自己吃饭则是抽空扒拉两口,两三天不回家是常态,“床基本没有人用,大家都是趴在桌子上短暂地休息一下,抽10分钟打个盹都很奢侈。”

 


50个人平均年龄30岁
24小时一轮班仍感时间不够用

 


此次本土疫情的信息处理工作与以往有些不同,涉及的面广、量大,数据来源更多、更杂。50人分成两个班次轮岗,20多人为一班,每个班次又分为密接组、次密组、协查组和数据分析组等。其中,数据分析组是此次新设的小组。“由于重点人群排查量巨大,此次疫情的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信息来源很多,我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为了更快速知晓密接、次密接人群的管理状态,增加了数据分析组,他们组每个人手上的数据库里可能都有上万条信息,每一条信息的内容繁杂,需要人工逐条处理;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匹配十几个数据库。”
高强度的工作已让鹿茸有些疲惫,但是她还想再快一点,“哪怕我们现在是24小时轮班,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希望疫情早日消退
“别让我们当英雄”

 


 “我们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鹿茸介绍说,在白天他们需要汇总各个流调组、大数据和区县疾控报上来的数据信息,等到晚上做出全市所有确诊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人群的信息,在第二天早上就会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以便于各部门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疫情管控措施。


鹿茸在采访中说,不想出现在大众面前,被众人熟知。“毕竟当疾控人员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希望疫情能早日消退,我们疾控人就默默隐藏在市民背后,别让我们当英雄。”

 

岳勇

(成都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

如果把人的健康比作一条长河,临床医生做的就是在河里捞人的工作,而传染病防控就像筑坝,坝筑得及时、坚固,才能阻挡洪水,减轻下游医疗救治的压力。岳勇就是个尽职的“守坝人”,他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工作是对那些可能落水的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及早发现可能掉进或者即将掉进河中的人,在他们还未坠河时及时进行干预。在这次疫情中就体现在病例轻症或者还未出现症状的时候及时发现这类人群,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风险。

 

大考路上
与疫情赛跑

 


11月1日晚,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报告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从第一份疑似样本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开始,岳勇的工作变得繁重而复杂:每天要负责协调联系省疾控、市卫健委、区疾控以及相关医院、公安等部门和单位;负责疫情发生地等重点场所人员的调配,外派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检验人员及物资的准备和跟踪协调。


岳勇告诉记者,11月1日晚上,第一例患者初筛阳性,经过再次采样复核确认后,立即把结果反馈至区县及医院,并开展病例的诊断和转运。与此同时根据病例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立即对相关区域实施防控管理,第一时间隔离风险场所和潜在感染人群,最大限度减少疫情扩散风险。“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误差和懈怠”。

 


“侦破”之路
与传染源比速度

 


“流行病学调查和破案一样,比的就是速度。”岳勇表示,11月2日下午,随着对锦江区第一例病例的密接人员的摸排采样,随即于当天下午5点初筛出阳性样本,并于8点取得样本的复核结果。


很多时候重点密接人员,需要提前介入,开展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实现防控关口前移,而不是等到确诊。因此,在锦江区首例病例确诊之前,疾控部门已经掌握了病例的基本信息。紧接着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岳勇带着流调人员第一时间就详细询问了患者、医生及患者亲属,确定了病人发病后详细的活动地点,锁定第一批在蓉密切接触者,并立即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开展活动轨迹排查,判定次密切接触者人群。


“作为疫情防控专业机构,在本次西北疫情波及成都之前,我们成都市疾控已经提前做好了相关的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预案。”岳勇说道。本次疫情流行病毒传染力较以往明显增强,在处理新都确诊病例时,由于病例与同楼栋邻居共乘电梯的情况较为普遍,岳勇团队及时对病人所在单元楼栋的全部居民实施了集中隔离的措施,最大程度阻断病毒的传播。

 

高绪芳

(成都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

11月12日上午,健康四川官微发布消息:“11月11日0~24时,四川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这是自新一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成都连续两日实现“无新增”。在郫都区疾控中心奋战将近半个月的成都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高绪芳终于可以在休息的空隙,去门外感受没有被防护服和护目镜“过滤”的暖阳。

 

深入“虎穴”
“消灭”潜在危险

 


11月3日上午,成都市报告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自疫情发生以来,曾多次参与应急处置的高绪芳闻讯后立即做好了随时待命、“说走就走”的准备。当晚上10点多,高绪芳接到通知,前往确诊病例所在的成华区进行环境采样和流调。


流调溯源包含了交叉溯源和环境溯源等工作。疫情发生后,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我有没有危险”“如何才能不被传染”,高绪芳带领的环境溯源组所做的工作就是“消灭”这些潜在的危险。


到达“点位”后,高绪芳带领队员进行拉网式摸排,对风险地区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流调、跟踪监测和分析。“要像网格一样,把风险点很细很实地排查出来,每个节点都要抽丝剥茧地去排查,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不然就有可能出现传播的风险。”提到“风险”,高绪芳神情严肃。排查风险也就意味着要直面风险。对于在疾控战线奋战了23年的高绪芳来说,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深入“虎穴”。


“流调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虽然是‘老将’,但每次面对的情况不一样,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所以就非常的小心谨慎,我们一定不能把病毒带出来。”高绪芳说。

 


啥事都“操心”
还帮群众树立信心

 


作为组长,除了日常的采样以及流调工作外,高绪芳还要“操心”很多事:队员的合理调配,疑难风险的准确研判,密接、次密人员涉及其他区(县)时的沟通协调……高绪芳每天基本上要打200多个电话。“有凌晨5点多的信息,也有4点多的电话。”成华区和郫都区16个风险点位都留下了高绪芳的身影。


11月4日晚上,高绪芳前往郫都区一名初筛阳性人员家中进行流调,进门时看到他的家人哭红了眼,高绪芳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不要太过于担心,就当是换一个环境生活,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肯定要隔离一段时间,即便感染了,该治疗就治疗,不要有心理压力。”经过高绪芳的耐心劝导后,患者家人逐渐平复了心情。

 


坚持下去
做得再出色一点

 


工作中,高绪芳既是组长,也是贴心“姐姐”,她所带领的小组内大部分人员都是年轻妈妈,孩子都很小,高绪芳常常把更多休息的机会让给她们。在队员们眼中,穿上防护服的高绪芳是冷峻严肃的“侦察兵”,严谨细致、一丝不苟。防护服就像是她征战时的“铠甲”,坚硬得无法穿透。但高绪芳心底,也有柔软的一角。提及家人时,她数次哽咽,感谢家人的支持。谈及未来,高绪芳眼神坚定:“作为我们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在危险的时候就是要冲锋在一线。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