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1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射损伤的基本知识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斌

当前我国患上恶性肿瘤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需要通过放射治疗来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放射治疗也会为患者带来放射反应以及放射损伤。在进行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是允许产生反射反应的,同时该反应也无法避免,但是放射损伤是不允许出现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的区别在于放射反应造成的伤害基本上可以被修复,或者不影响患者的功能,而放射损伤带来的伤害通常是不能被修复的。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放射损伤。由于很多人都不了解放射损伤,因此笔者对此进行科普。

 


放射损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放射治疗带来的损伤分为体内照射损伤以及体外照射损伤。体内照射损伤是由于患者食入、吸入了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抑或是放射物质污染了皮肤和伤口,使患者体内出现了放射损伤。体外照射损伤有可能是全身性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被放射线照射的时候引起了损伤。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可能是由一次或多次反复照射形成,放射损伤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能会和其他的损伤,例如创伤、烧伤等同时发生。

 


出现放射损伤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当患者受到放射线的照射之后,出现的损伤严重程度和照射剂量、剂量率、射线种类、照射位置等因素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全身体外照射损伤急性放射病的典型症状:在初期,患者会感受到恶心,有呕吐欲,身体出现无力感,同时可能还会伴随着发烧和腹泻等现象。在假愈期,由于患者受伤时间长短有一定的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在极期,患者会出现感染、出血以及肠胃方面的症状。在经过适当的治疗后,以上症状会得到逐步缓解,患者会稳步进入恢复期。


    局部照射损伤:由于患者接受放射线照射的剂量和部位有所不同,患者表现出的损伤现象也有一定的区别,有些患者会在照射的部位出现红斑或水肿等现象,也会出现各种性质不同的脱皮、起水泡的现象,伴随身体表面疼痛、坏死、坏疽以及脱发等症状。一般来说,发生局部皮肤损伤通常都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患者受伤较为严重,常规方法通常难以起到治愈的效果。

 


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损伤的区别

 


    急性放射损伤出现的原因是患者在一次放射治疗或短时间内接受了大剂量照射导致的,通常都是由于事故性照射导致患者出现急性损伤;慢性放射损伤是由于患者长期接触小剂量的电离辐射,使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了慢性的损伤。比起急性放射损伤,慢性放射损伤更值得人们去关注。


    慢性放射损伤主要受害人群是医院中长期接触到具有放射性射线的医护人员。很多医护人员都会长期高剂量接受电离辐射,逐年累月形成了慢性的放射损伤,使得身体受到了终身的严重伤害。

 


如何有效预防放射损伤

 


    对于不同种类的放射损伤,其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都是由于接触过过量的电离辐射导致的,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的时候,都需要做好预防,防止出现放射损伤。


    首先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放射治疗的要求;其次在制定治疗计划的时候,要对放射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控制治疗的位置,实现精准治疗;再次在进行放射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格的放射治疗设备,只有设备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精准地控制好照射剂量以及部位;最后,医院应该加强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要求,让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提升,强化对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不断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使放射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提升,避免不必要的照射,这样能很大程度减少放射损伤的产生。


    以上就是对放射损伤的基本知识介绍,希望大家在阅读文章之后,能够对放射损伤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在治疗和生活中,尽可能避免接触电离辐射,防止放射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