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鹏回忆,在昭觉县城与一同前去参加帮扶工作的同事租住在民房里,生活不便成了最初的第一道坎。山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水管里接出来的水经常是土黄色的,而且时常停水停电;饮食习惯与其他地方差异巨大,作为北方人的他,也只能接受烤土豆和坨坨肉;他在这里语言也不通,全县98%以上人口为彝族,大部分老乡都只会彝语,乡下开展知识宣传和调查等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找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做翻译。受援单位没有食堂,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后,还要自己洗衣、做饭。他和家人打趣道:来这里帮扶的收获之一就是从以前在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成了现在的洗衣做饭样样全能。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他却没有给自己慢慢适应的时间,在克服这些不便时,他手头的工作也在到达昭觉后第一时间就开展了起来。
昭觉县地势复杂陡峭,山高路险,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经常交通事故不断。有一次,李鹏像往常一样沿着蜿蜒的“Z”字形山路从开会地西昌返回昭觉,谁料路遇大规模塌方,车辆行进变得异常艰难,坠石随时可能从山上滚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需要赶紧撤离。不过事与愿违,车缓慢行至山顶后,居然彻底熄火了,在四下无人的山路上,他和其他队员的手机都没有信号,无法联系外界,饥寒交迫,疲惫不堪。
幸运的是,两个小时后,交警赶到现场疏通了道路。在那一刻,他的心情终于从焦急等待的煎熬中松了下来。当晚回到住处已接近凌晨2点,李鹏果断加班加点地继续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妥当才上床休息。
艾防攻坚战 把工作做得细、做得实
昭觉县被列为艾滋病防治国家重点县,每年都要接受国家、四川省和凉山州等各部门的逐级考核检查,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想要切实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李鹏和同事们还有很多工作要理清、做实。加班早就习以为常,大家经常开玩笑说他们的工作模式是“5+2”“白+黑”。
昭觉帮扶工作责任很重大,分干包片,责任到人,每个人都要负责八九个乡镇,各种指标任务,这让李鹏感到责任与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边学边干,有序高效地推进着各项工作的进行。
在此期间,李鹏参与了对全县所有45个乡镇卫生院和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督导;开展针对乡镇卫生院、村医、中学生等各类人群的培训宣传;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完成各种汇报材料、工作报告、总结、简报等;定期组织召开县级医疗机构“三线一网底”技术协调会;指导全县艾滋病宣传,并组织参加全县“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开展全县艾滋病知识调查;指导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质量;指导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随访管理;自发组织全县卫生综合帮扶队队员开展义诊活动等。梳理昭觉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找出全县艾防的薄弱点,清理死亡、重复等病例,核实单阳家庭真实性和准确性,规范艾滋病人的随访管理,扩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加强各项检测力度,提高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和有效率。
到2020年,昭觉县艾防各类考核指标均大幅度提升,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年,李鹏与同事放弃了所有休假,向凉山脱贫的总目标冲刺。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和所有同事的全力配合下,李鹏牵头完成了昭觉县疾控中心艾防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了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充实艾防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了疾控、医疗、妇幼“三条专业防治工作线”和乡镇“一个网底”(简称“三线一网底”)及“1+M+N”(“1”代表乡镇党委政府,“M”代表乡镇卫生院,“N”代表村艾防员和预防母婴传播协管员)的工作机制,精准强化艾防管理与协调,这一系列模式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并已在全省艾防系统推广。
天道酬勤,李鹏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组织与群众的高度认可,先后获评昭觉县委县政府 “昭觉县20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昭觉县卫健局党支部 “2018年度党建工作优秀党员”、昭觉县综合帮扶队 “2019年度优秀个人”和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部门 “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不在家的日子里,和妻子女儿都靠电话交流,回到家后,我亲眼看到一次女儿听到电话铃声后,条件反射般地跑了过去,对着电话喊‘爸爸,爸爸……’她觉得爸爸在电话那头。”李鹏坦言,错过女儿成长的3年是他最遗憾的事,但他不后悔,作为党员,凉山帮扶工作无疑是他人生中一段最为特别且宝贵的经历,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锤炼了他的党性,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成就他为一名优秀的疾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