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1年08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毕业40年 为恩师树一座文字的丰碑
本报记者 侯文瑾

8月,是一年一度莘莘学子结束高考,收获录取通知书的圆梦时节,一部以记录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老师的非虚构作品《华西坝的钟声》走进记者的视野。


作者黄北平,1979年考入四川医学院口腔系,1984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牙科医疗工作。他以亲身经历,用诚挚的感情为恩师写书立传,为大学老师们留下珍贵的“历史合影”,也借此,通过文学的方式让恩师的精神、理想追求以有形的载体得到传承。日前,记者采访了黄北平,跟着他的视角,一起了解医者之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

 

拿到这本《华西坝的钟声》,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封面的钟楼,这是原华西医科大学里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也是黄北平寄予本书灵魂的载体。“不管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怎么变,巍然屹立在华西坝的钟楼不会变,先辈们留下的‘仁智忠勇’的校训不会变,医学领域‘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不会变,千千万万华西学子的‘华西情结’不会变……”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曹泽毅教授为本书作序时写道。


全书行文,从黄北平结缘华西坝,高考填报志愿的“一波三折”以及大学报到与钟楼的“初遇”分别作为序章和第一章节开篇,正式开始为一众恩师画像。

 


立体刻画 细致记录
带有所共鸣的读者“重返校园”

 


黄北平坦言,大学毕业近40年,华西诸多老师对其的谆谆教诲却一直记忆犹新,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身处困境,华西的老师都能成为一种鞭策和激励的动力。


口腔修复科老师毛祥彦教授曾在作者实习期间,看其嵌体制作尺寸有偏差时不立即指出,浪费一番苦功后再让其重新来过,以培养出高度的责任心;也曾指出“六号病人在不在”的叫号方式没有温度,从那以后作者也开始时刻注意对患者的称呼,让其医德医术一同长进,受益终身……像这样言传身教的例子书中写到了很多,提及的老师们不仅有主科老师、副科老师,还有辅导员老师,作为华西不同岗位上的执教者,黄北平都从与他们交往的点滴中有所受益。凭借自己的记忆,以及登门拜访,立体地刻画与还原了心目中的老师们,带着有所共鸣的读者回到熟悉的校园生活。《入学第一课》《恼人的微积分》《被蹭课的英语老师》《永不下课的王老师》《侠肝义胆的靳升荣老师》《辅导员的百宝箱》《她对学生有一副慈母心肠》《打不倒的“王一刀”》……一章章细致地记录,从字里行间流露出黄北平对每一位老师的敬重与理解。

 


“永不下课”的王老师
把遗体捐献给了解剖教研室

 


《永不下课的王老师》一章是本书最让黄北平泪目的部分之一。


解剖学老师王永贵教授是让黄北平印象深刻的老师之一。和善的王老师在教学上耐心细致,在对医学敬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厉。


有一天,黄北平与同学们在解剖实验室里观察颌骨标本,同学廖和平手中的标本细节不够清晰,黄北平便同意借他观察,“接着!”说着顺手将标本抛过去,廖和平没能一把接住,标本掉到实验室的地板上,“哪位同学甩的标本?请站起来!”王老师听到标本掉落的声音,立刻严厉起来。


他教诲作者道:“同学,你要知道你们所拿着的标本不是石块,也不是木块,而是人的骨头!他们曾经也像我们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怎么能够随意扔来扔去呢?……过去,上解剖课前还有一个仪式,就是所有参加解剖的学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向被解剖的遗体脱帽默哀,之所以这样做,既是表示人们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向死者将尸体贡献给医学事业表示崇高的谢意,尊重死者就是尊重人类,就是尊重知识,也是尊重自己!虽然标本不能说话,但标本向我们贡献知识,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身为医科大学的学生,对标本起码应该有这样的认知。”王老师一改平时的温文儒雅,神色中透露着严厉。


王老师活到80多岁,临终前不愿意住重症监护室,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王老师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遗体捐献给他工作了一辈子的解剖教研室。


在写这本书时,黄北平专程辗转新老校区,寻找并“看望”王老师。目前,王老师的标本在江安校区的人体解剖学科技馆。摸了摸王老师的指骨,看着端坐的骨架,黄北平的内心五味杂陈,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像王永贵教授一样的老师在华西医科大学还有很多。在瞻仰恩师的同时,黄北平也直言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给每一位遗体捐献者塑一尊蜡像,能让世人看到他们在生时的相貌,这样,既表达了对遗体捐献者的敬意,也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更能激发群众对捐献遗体这一行为的热情。

 


与恩师再见时
惊喜又难忘

 


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北平表示,在为本书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最让他惊喜又难忘的时刻便是与罗颂椒教授的会面。“当我敲开她的门,她一口说出了我的名字。还问我爱人的情况,问我孩子的情况,让我感到特别的温暖。”黄北平说,罗老师对于他来讲意义之大,甚至对其创业守业的整个行医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毕业后,被分配到达县地区中心医院口腔科工作的黄北平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对于解决复杂的牙颌畸形感到力不从心,按他的话来说,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收不了场”的患者很快就达到了十几个。焦头烂额之际,黄北平带着病人的模型、照片和相关资料到成都,找母校老师会诊寻求帮助。通过同学,辗转找到罗颂椒,下班后的罗老师耐心地看着黄北平带去的资料,并一步步教他该如何解决。观摩学习下来,收获颇丰的黄北平有了进修的想法,机缘巧合,一位本在进修名单上的学员因故不能前来进修,黄北平便“捡漏”获得了1992年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的进修机会。跟着罗颂椒系统地学习到了正畸的理论和技术。回到医院后,便立即为患者治病,也因此成了川东北开展口腔固定矫治新技术的第一人。


第十五章《打不倒的“王一刀”》中,讲述了原华西口腔医院院长王大章的“传奇故事”,还原了同学们心目中朝气勃发、讲课生动、做手术干脆利落的“王一刀”饱满鲜活的形象。关于王院长,也是黄北平创作中有特别触动的一段过往。2018年,黄北平曾两次到王院长家中采访,“当时我亲眼看到他没拄拐棍从屋里走出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借助肢体语言强调自己的情感,还不时夹杂着流利的英语,他还表示,当年华西医科大学发生的一些事情,要是再晚几年来记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希望我尽快把书写出来。”让黄北平意想不到的是,采访才过去4个月,2019年初,王院长与世长辞的噩耗便传了过来,彼时,王院长还未来得及审阅书中有关他的内容,这也成为黄北平写作本书的遗憾。


最终,《华西坝的钟声》在坎坷、感动与温暖的交叠中,真情流露,累积成珍贵的二十余万字,于2020年8月正式发行。“正如我们口腔系一九七九级的同学所言,这本书了结了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愿。”


修建于1924年的华西钟楼,如今,每个小时都还能听到它的袅袅回响。这所百年名校的精神和故事仍然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