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1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别把流调信息变成恶意揣测的素材
话枚

北京一高校教师随团队去海南考察,被造谣为“出轨”;武汉一男子与普通朋友见面吃饭,被诬陷为“海王”……近期,随着国内多省市再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一些确诊患者的流调信息被披露后,一些好事者拿着流调信息捕风捉影,肆意散布谣言,给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困扰。


流调是病毒溯源、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一环,有关部门公布确诊患者或密接者的出行轨迹信息,是为了让公众提高警惕、注意疫情防控。确诊者积极配合流调,为公共利益让渡部分个人信息,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体现,我们本应对其表示尊重和感谢。


遗憾的是,有的人盯着确诊者的私生活,对其指指点点。甚至有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把流调信息变成恶意揣测、脑补吃瓜的素材,添油加醋编造一些无中生有的谣言,不仅侵犯了确诊者的合法权益,也在无形中转移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偏离了疫情防控的初衷。


新冠病毒“大敌”当前,抗疫是头等大事,吃瓜心态极不可取。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积极配合流调,个人隐私却被公之于众,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或遭受网络谣言和暴力的困扰,那么我们配合流调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大局。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一个——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我们携手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本保障。尊重他人、遵守法律,让流调回归疫情防控的本质,才能扎实筑牢疫情防控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