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1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一种精神叫“抗疫”
本报记者 杨琳

记者:这本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您认为亮点有哪些?


谭楷:主要有3个方面的亮点。一是封面照片的选择。这次抗疫一线护士占出征人数的90%,所以我在选择封面时就想用第一线的护士照片,更能反映当时的现状。后来在几十张照片中选择了其中一张,但是放大后沧桑感特别强,不适合放在封面。最后就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找了一位20多岁的护士,戴着头套、护目镜、口罩现拍的,刚好把那种坚定的眼神给展现了出来,又符合美丽天使形象,和书名很搭。


二是照片选得很有意思。书里面有很多华西医护人员孩子的绘画作品,而这些画是通往医护们内心深处的钥匙。写抗疫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难点在采访。如何让医护人员敞开心扉,成为写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于是我提议《科幻世界》杂志联合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白衣侠——我心中的超级英雄”科幻作品征集活动,收到科幻画5000多幅、科幻创新作文4000多篇。作者几乎都是医护人员的孩子,他们用绘画表现抗疫和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后来,说到孩子的画,华西援鄂医疗队队员们也自然而然讲了许多发生在病房的故事。


三是用第三只眼看华西。我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师乔芊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赵娜以及摄影师小年,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武汉战“疫”期间的经历,以及他们心中的华西医疗队,故事感人。

记者:这本书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哪个?

谭楷:苟慎菊医生给我讲的武汉看樱花的故事。2020年3月23日下午4:30,大巴车准时来接华西医院的14位女同胞回酒店。苟慎菊说,大家很辛苦,所以在车上都会闭目休息,突然听到有人问:“师傅,这不是回酒店的路啊!”师傅说:“我晓得,我要拉你们去看一眼樱花!”


开车的师傅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让她们看到了武汉的樱花,真的太美了。


苟慎菊说,因为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得太久,浸泡在药水和消毒水中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在跟死神比高下。不知不觉间,春天——武汉的春天——不可阻挡地来临了!


当时我听到这里特别感动,还写了一首诗《武汉樱花赞》,“武汉,用最美的绽放,回答一切苦难。武汉,用樱花的笑容,宣读着不屈的誓言……”


记者:您理解的“抗疫精神”是什么?


谭楷: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个时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华西援鄂医疗队的每一位医者,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坚定的信念,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就是抗疫精神的生动体现。郑板桥《竹石》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认为“抗疫精神”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精神”,就是锲而不舍的求实奉献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记者手记:

在采访谭楷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位老者的家国情怀和作为文字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谭楷说他最初并未想写抗疫一线的故事,“因为当时没法去武汉采访,而且人家都很累”。而促使他转念执笔的,是2020年2月7日他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齐鲁,加油!”“华西,加油!”“这是历史的回音”,谭楷说,此情此景,让他触动,于是他用了几个月时间,每晚守到电话机前聆听来自武汉的声音。


近日,当“德尔塔”病毒再次袭来,我深入绵阳第一线采访疫情防控工作,对抗疫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所到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有医护人员的辛勤忙碌,有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主角,都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千千万万投身“抗疫”一线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是真正的抗疫“英雄”,他们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