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4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人均增补30元! 医保“含金量”这样提高

       本报讯 国家医保局3月25日表示,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 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23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从10元/人增长到380元/人;相对应的,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补助进行更大幅度的上调,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

       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普通居民在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补助至少为6020元,占保费总额约70 ;居民个人缴费为2640元,占保费总额约30 。

       由财政“拿大头”和居民“拿小头”的医保缴费,一砖一瓦搭建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保障城墙”,带来的是广大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

       ——纳新药、降药价,“一增一降”是为老百姓的医药账单着想。

       国家医保目录累计新增744个药品,80 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进入医保,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100个,而在2017年以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没有肿瘤靶向用药。

       9批国家组织集采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 ,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 ,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约5000亿元。

       ——减负担、加监管,“一减一加”为的是更好护佑百姓生命健康。

       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30 ~40 ,目前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 左右,群众的自付比例明显降低,就医负担减轻。

       打好医保基金监管“组合拳”,2018年以来累计追回医保基金超800亿元,2023年检查核查75万家医药机构,处理36.3万家。

       ——拓保障、通堵点,“一扩一通”力争提高医疗保障的“含金量”。

       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从无到有再到优,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参保群众保障权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持续扩围……更多医保福利让群众为买药看病“少操心”。

       办理材料时限压缩为15个工作日;打造医保电子凭证应用……一系列便民措施全面落地,进一步打通医保服务中的堵点。

       梳理近年来医保改革,可以发现每一次的医保缴费增补,一分一厘都花在看病就医的刀刃上,为的是让老百姓买药就医能够更有底气、更舒心。

       2023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3497亿元,财政全年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而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为10423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总额是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的2.98倍。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一个个接地气的目标看得见、摸得着,温暖你我。

       民生连着民心,把“民生小事”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努力为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添砖加瓦”。 (据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