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4年03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香港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专家石丹理支招
引导青少年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 白华宇

       3月4日,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开展了“心心辉映 共创成长”交流合作活动,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长江学者石丹理教授出席活动,并带来了“共创成长路”讲座。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青羊区教育局、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赵莉教授团队以及20多所中小学参加交流活动。

       在讲座中,石丹理以丰富多元的形式介绍了“共创成长路”项目的宗旨,希望在全人教育的共同理念引领下,未来在川港地区,包括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在内的更多学校能够参与到“服务学习”“共创成长路”项目中,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共襄盛举、擘画未来。同时,石丹理也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向家庭和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亲子关系

       五大“雷区”不可碰

       石丹理在讲座中提到,青少年对他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和后者各个要素对青少年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它们都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互补要素。他以亲子关系来举例说,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会更容易出现和凸显,造成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在亲子沟通交流中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缺乏亲子沟通时间:一些父母抽不出时间,甚至不愿与孩子充分沟通,不愿听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分享与表达的诉求,造成亲子关系疏远,孩子缺乏联系家庭成员的桥梁。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过度干涉甚至“包办”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想法和合理行动。

       认为孩子就应该专心读书,不用分心做家务:拒绝孩子参与学习以外的任何活动,不利于孩子提升生活技能和全身心发展。

       认为只要学习好,情商和抗逆能力是无所谓的:片面强调课业的提高,可能错过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和抗逆境能力,甚至身心全面发展的好时机。

       撒娇是不合理要求的借口:孩子向父母撒娇,很可能是寻求家庭的温暖,满足安全感的表现。

       石丹理认为,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出现失误甚至失策,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他在讲座中也使用了许多鲜活的实例:部分孩子因为缺乏亲子沟通,找不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渠道和依靠,甚至会以自伤、轻生等极端方式回应。石丹理建议,现代家庭要全面并适度地参与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当好他们的帮手,而不是忽视和支配。

       全人教育

       鼓励孩子提升“5C”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的新事物更多,对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要性也更为突出。石丹理认为,当代的青少年教育应注重全面发展,无论是身体成长还是学业进步,抑或个人能力发展、与他人的联系,都非常重要。“青少年教育的宗旨,应该是通过培育青少年不同的能力、认同他们的能力、加强青少年与他人的联系,以及建立健康的信念和清晰的标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石丹理说,面对儿童心理教育的诸多挑战和问题,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社会各界可着眼于每一位孩子特有的天赋、兴趣、强项和潜能,去发现并引导其正向成长。

       石丹理勉励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以德为先,固本培元。他向同学们说道,良好的成长需要全人教育,要有身体、心理、社交、精神四方面的整体健康。鼓励同学们提升自己的“5C”,即自信心(confidence)、能力(competence)、品德(character)、联系(connection)、贡献(contribution),做一个对自己有信心,学习生活等各项能力全面发展,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人品,积极和善于联系他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拥有奉献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