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4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开学季 重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份正值冬春更替,气温变化较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小朋友们除了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外,也请学习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本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何谓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种类较多,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其中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据报道,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约90 以上是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气溶胶等传播,也可经接触污染的环境传播。例如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公共食具、公共玩具、床、被子、电梯按钮及门把手等)被病患的分泌物(唾液)、排泄物(大小便等)污染后,通过手、鼻、口等将病毒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和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季节高发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开学季为什么要重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基础免疫力水平低且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加之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另外,近期气温较低,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整体上有共同之处,而每个疾病又有其本身特有的表现。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乏力、全身酸痛等。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丁4个亚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尚未发现人类感染。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该病一般表现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若出现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以发热、头面部、手足、躯干皮疹、水疱和腮腺肿大为主要表现。虽然病毒本身导致的症状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不积极治疗,也可能导致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能导致睾丸炎、卵巢炎,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响。孕妇感染风疹后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严重者可能留有后遗症。如果未接种相应疫苗,且控制措施不严,可造成疾病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内暴发流行。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减少暴露。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坚壁清野”。首先,外出前往公共区域时,建议佩戴口罩。口罩是阻隔病原与我们自身呼吸道之间的坚固“城墙”,但也并非随便找个遮挡口鼻就万事大吉。考虑到防护效能,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普通的纱布口罩、清洁口罩难以担当此等重任。且口罩的防护是有时效性的,一般医用外科口罩可连续使用4小时左右,长时间佩戴,需定期更换。其次,除了需要坚固的防线,“清野”也是需要重视的环节。由于飞沫的传播能力大约覆盖2~3米的范围,因此尽可能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是避免病原找上门来的重要手段。对于老人、儿童、身体欠佳的人来说,“退避三舍”尤为重要、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与地区,应减少非必要的聚会,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第二个原则是防止敌人“暗度陈仓”。当我们重返校园,在宽敞的校园内嬉戏玩耍,自认为万无一失时,殊不知“敌人”也在绞尽脑汁寻找其他突破口。而在这当中,双手就成了重要的“战略目标”,病原体就会蛰伏在课桌、台面、扶手及门把手等地方,并当我们的双手触摸到时,借机潜伏在手上,因此,手卫生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中十分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咳嗽、打喷嚏、用餐前,以及烹饪、接触病人后等,均应该充分正确洗手。最好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无肉眼可见污物时,可以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洗手。此外,病原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来源是动物,应避免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

       第三个原则是避免“由己及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病原携带者,无论症状轻微浑然不觉,还是体弱多病对咳嗽等惯若往常,当偶尔咳嗽时,或许就将一些病原传播到环境中。为了不成为病原的传播者,咳嗽礼仪是所有人都需要注意的事情。当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手绢或弯曲的手肘遮掩口鼻,可以有效减少飞沫的传播。当每个人都做到咳嗽礼仪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2.适时就医。如果自己不幸中招,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意味着可能已经被呼吸道传染病打破了第一道防线。此时应当注意个人及家人的防护,避免病人与其他家人,尤其是老人、儿童的亲密接触,切勿带病上学/岗。就医时,病人及陪同者应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且出于对他人的保护,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开窗、加湿、保持卫生的环境。在空气质量良好的上午9~10点、下午3~4点,打开窗户通风换气,30分钟就足够了。在有暖气的房间,还需要注意给空气加湿,空气湿度以30 ~60 之间为宜。垃圾分类好及时倾倒,搞好居室环境卫生是基础。

       4.保持良好作息习惯,保证身体抵抗力。照顾好自己,提高机体抵抗能力是抵抗疾病的根本。合理膳食、少熬夜、不酗酒、多休息、注意保暖,这些源自生活的朴素智慧,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良药。

       5.提高个人免疫力。接种疫苗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于疫苗可有效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流脑、流腮、麻疹、风疹、水痘等),应积极按流程接种相应疫苗。

       6.重点场所加强防病措施。加强返校后师生的健康监测。加强学生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 (据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