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4年01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打造癌痛管理新模式惠及基层患者
“谢谢你,让我有了离开前的尊严”
□曹一莎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死亡是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与其他病人不同的是,很少有人能安详地离开,他们多数是在癌症终末期,忍受着剧烈疼痛而离世。很多癌症患者,痛到全身无法动弹。有什么办法,能让癌症病人不那么痛苦?有这样一群人,正在默默改变着现状……

       肝癌晚期疼痛持续加重

       基层管理有效镇痛

       67岁的张大爷是成都人,半年多前,他不幸查出肝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医生建议保守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张大爷的病情持续恶化,全身开始水肿,而且肝区疼痛到无法躺下,只能趴坐在病床上,经常痛得整夜睡不着。原本非常热爱生活的张大爷,有一次曾流着泪跟老伴说:“你无法想象我有多痛,让我死吧,真的太痛苦了!”

       为了帮助张大爷止住疼痛,老伴陪着张大爷到医院做镇痛治疗。张大爷家住成都高新西区,最近的一家医院离他家也有好几公里。老两口的女儿平时又要上班,老伴不会开车,只能扶着张大爷坐公交车赶往医院。原本就患病的张大爷经过一次次奔波,更加觉得体力难支,老伴每次也累得筋疲力尽,就医过程的艰难更是增加了身心痛苦。

       直到有一天,老伴从家门口的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消息,今后,周边居民中的癌症患者在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得到和大医院一样的镇痛治疗了。原来,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肿瘤科“星火计划——基层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单位创建项目”的帮助下,提升了癌痛规范化诊疗能力,能够为癌症病人提供与大医院同等品效的镇痛服务。

       在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大爷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当他在家里突然出现爆发痛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有了这个近在眼前的保障,张大爷觉得没那么难熬了。一次,疼痛得到缓解后,他满含热泪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道:“谢谢你,让我有了离开前的尊严”。

     “全专结合”

       癌痛规范化诊疗取得突破

       很多癌症终末期患者会全身剧痛,对生命丧失期望,心理、身体、精神上受到全方位折磨,生存质量每况愈下。这个时候,提高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有尊严地活着,重要程度不亚于全力救治。

       为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组建了“高新区—市一医院网格化城市医联体”,该院以“常见病”为抓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全专结合”的眼健康、慢性肾病、癌痛治疗等九大区域专病中心,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形成多病种特色分级诊疗体系。

       根据成都高新区卫健局《关于印发创建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单位的通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组织专家组对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成都高新区海尔森医院和成都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癌痛示范单位建设项目评估验收,这标志着高新区癌痛规范化诊疗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果。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通过提高基层家庭医生团队癌痛规范化诊疗的能力,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规范的镇痛服务。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成都高新区基层癌痛示范单位通过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综合性照顾、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等优势,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而贴心的癌痛诊疗服务。

       目前,首轮创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初步总结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医联体+癌痛管理的“高新模式”,拟将该癌痛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单位内复制、推广,进一步在成都市基层普及“癌痛规范化诊疗”这一应用技术。今后,全区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将继续加强癌痛诊疗队伍建设,提升肿瘤性疾病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各医疗机构将以癌痛示范单位为榜样,落实癌痛规范化诊疗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职责,为癌痛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