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4年01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正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赖思睿

       有一种疾病很常见,但是我们对它知之甚少,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据统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 ,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慢性疾病,但是我国慢阻肺的公众知晓率却不超过10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是慢阻肺以及它的治疗方案。

       慢阻肺的基本定义

       根据GOLD2023的定义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为特征,是由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异常所导致的持续性、通常为进行性的气流受限。简而言之,慢阻肺的特征就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可以借此区别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以下几种机制相互影响最终会导致小气道(直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病变以及肺气肿病变,造成通气障碍和换气障碍,引起机体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

       1.炎症机制: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慢阻肺的特征性改变。炎症细胞参与慢阻肺的病程,其中中性粒细胞能通过一些生化反应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患者咳嗽咳痰增加)并破坏肺实质(引发肺气肿呼吸困难)。因此患者会感到痰多、咳嗽、呼吸困难等。

       2.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蛋白酶对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蛋白酶有抵抗作用,两者失去平衡可能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吸入有害物质或气体都有可能会影响两者平衡。

       3.氧化应激机制:体内存在的氧化物能破坏蛋白质等,使细胞结构破坏引起炎症反应以及使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4.其他机制:营养不良以及天气变化都对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影响。

       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1.症状: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全身症状(表现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2.体征:胸廓表现为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甚至与左右径相同)、双侧语音震颤减弱、肺部过清音与心浊音界减小、双肺呼吸音减弱。

       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由于慢阻肺的组织损伤不可逆,临床通常会利用药物等改善患者通气或换气障碍、控制感染以及减轻呼吸困难、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再用其他的方式辅助治疗,患者将会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稳定期,病情不会继续发展。

       1.支气管扩张剂: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和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气雾剂等均可快速起效并起到抗炎作用。还有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以及茶碱类药等,可以根据患者综合情况来选择不同药物。

       2.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气道炎症,缓解由于炎症带来的肿胀使气道受限通气功能下降。

       3.其他药物:抗生素以及化痰药物同样也可以缓解症状。

       4.家庭日常氧疗:可使用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特别是病情较重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

       5.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如吸烟及有害的生活工作环境等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何预防慢阻肺

       戒烟是最重要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任何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都能很好地降低患病风险。对于长期处在气体污染和高粉尘环境下的人们应高度重视防护,尽可能远离。在秋冬季节上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应该戴好口罩以防感染破坏呼吸道组织结构。加强日常锻炼,健康饮食,提高免疫力。定期体检,进行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发展,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2020级法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