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4年01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生前后端协作 开展专病诊疗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是一种经典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通过多学科医疗技术人员联合组成诊疗团队,共同为患者制订整体化与个体化相协同的诊疗方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通过不断整合多个相关科室专病医生及医疗资源,搭建诊疗平台,围绕特定病、症组成专业的专家诊疗团队,遵照统一的专病诊疗指南和流程,为患者“对症挂号”“按病索医”提供规范、精准的门诊就诊服务,不断创新改良工作模式,起到提高诊疗质量,提升诊疗效率,降低患者就医等待时间的效果。

       一人接诊,团队“支招”

       首先进行精准分诊,现场根据患者的主诉进行分诊挂号,针对不同症状对应挂号至专科门诊或专病门诊。患者也可以通过智能导诊小程序,自述症状后系统推荐对应的多学科专病门诊及坐诊医生。

专病门诊每次由一位医生在前端接诊患者,看诊时医生先浏览预问诊资料,快速了解患者基本病情,然后按照专病诊疗指南和既定的临床路径,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表现,按照路径规范拟订诊疗方案。若遇疑难病症需要跨专业科室的诊疗意见,或者明确诊断的患者需要跨专业中医疗法协同治疗的,前端接诊的医生直接通过该专病的微信平台或电话发起协作需求。接到前端医生协作需求后,“背后”的专病团队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多科室专家在微信平台进行线上会诊,给予本专业的诊疗意见。通过“后端”的联动,接诊医生综合会诊意见,为患者开具相应的检查及治疗方案,不用患者往返多个科室。同时对多学科专病门诊诊疗的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对其进行全程管理。

       医生患者均获益

       综合多学科专病诊疗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就诊流程的变更,专症专病医务人员在“后台”联动解决患者“前端”的病症,但患者只需挂一个医生号,省时又省钱。打破学科壁垒,让专病集多科诊疗所长,大幅度释放医院对单个病种的治疗潜力。专病团队成员还会及时在沟通交流群内,分享本专业关于该专病的前沿学术内容、典型案例,解决跨专业检查单的开具及诊断疑惑等,定期对工作中的疑难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利于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综合多学科专病门诊开设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建立了7个多学科联合的专家团队,开设了7个综合多学科专病门诊,涵盖“眩晕”“便秘”“痛风/高尿酸血症”“肺结节”“肩痛”“腰腿痛”“瘙痒”等病症。

       他们说

       一周前,早上起床时我突然感觉头晕,还恶心想吐。想去医院就诊却不知道该挂哪个科,挂哪个医生的号。我女儿就帮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官微,通过智能导诊顺利完成挂号。医生诊断为耳石症,针灸理疗和服用中药汤剂后,整个人舒服多了。经过治疗,我才知道引起眩晕的原因有很多,这次诊疗方案是由多个科室的专家团队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共同确定的,不用在各个科室之间奔波,一下就找到病因对症治疗,非常方便。

 ——患者张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