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3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听音乐能改善睡眠 但要小心“耳虫效应”
□段晓菲 唐红艳 袁雨泽 周旭东

       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优质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等,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许多人喜欢听音乐帮助入睡,睡前听音乐真的能改善睡眠吗?哪些音乐可以帮助入睡?戴耳机听歌睡觉有什么危害?不正确的听歌方式会招来“耳虫”?

       中医理论认为,音乐与脏腑经络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可以与人体脏腑产生共鸣,能够调畅情志、调理肺腑、改善因焦虑、抑郁等导致的失眠。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如降低血压、减慢呼吸与心跳、升高皮肤温度、下降肌肉电位、皮肤电阻值、增加血管容积、降低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等,这可能表明它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抗睡眠不足。

       相关研究表明,运用音乐的不同音调振动,可以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再经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关神经系统,从而达到对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调节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失眠。

       目前临床一种常用的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方法,就是采用正念音乐护理模式。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改善睡眠的目的。

       当然,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于助眠效果各有不同,效果也并非一夜之间就能产生。临床实践中,通常是2~30周以上的持续聆听会使整体的睡眠状态有所改善。

       节奏快速、鼓点强劲的音乐会鼓动心弦,使人越听越兴奋;而伤感悲凉的音乐会使得人心情低沉,这些都不适合在睡前聆听。

       音乐具有平缓情绪、放松肌肉等功能,音乐频率与人体振动相协调,在特定音调下更能刺激人体系统,在失眠治疗中有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等作用。

       有研究表明,舒缓平和,音域变化较小、节奏在60~80拍每分钟,接近人体心率的纯音乐助眠效果最佳。

       有些小伙伴睡前听音乐喜欢戴耳机,这样一来睡眠是改善了,但耳朵可能隐隐疼痛。

       戴耳机入睡,特别是在侧卧时,耳机会对外耳道产生压迫。久而久之,耳部肌肉疲劳,容易出现疼痛、耳鸣等问题,甚至会对内耳造成损伤。

       所以建议各位小伙伴尽量避免戴耳机入睡,改用扬声器模式播放音乐,在改善睡眠的同时保护好耳朵。

       并且,外放的声音响度建议控制在20~30分贝,还有不要忘记设置定时关闭功能哦(一般在30分钟内)。

      “耳虫效应”不是耳朵里长虫了,而是一种大脑的神经活动,当歌曲的旋律传入耳中,就像按下我们大脑听觉皮层的开关键,一下子将其唤醒。简单来说就是,被一段旋律“洗脑”,在脑海中反复“播放”。

     “耳虫”会占用大脑工作和记忆资源。在经历睡前长时间听音乐后,检测到额叶慢震荡活动,这是睡眠依赖的记忆巩固的标志,也是耳虫扰乱睡眠的深层原因。

       如何摆脱“耳虫效应”?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Michael Scullin建议,听音乐的时机很重要,首先可以适度听音乐,如果被“耳虫”打扰了,可以尝试暂时停止睡前听歌的行为观察睡眠质量是否改善,再选择是否要保持睡前听歌的习惯。

       所以,听歌可以改善失眠,但也要选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小心“耳虫”哦! (据华西医生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