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3年12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人生从来是自愈
□武海亮 唐艳

      《我与地坛》是由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的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作者15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

       一座园,成全了一个人;一个人,造就了一座园。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样以热烈的姿态荒芜着,直到有一天,一个摇着轮椅的年轻人进入了园中。他孤独而倔强地行走,走过生,却渴望死;走过绝望,却寻找希望。后来,这个人开始写作,将地坛的故事融进他的每一段叙述,从此走进一场文学的大雾中,耽迷数十年而不知其返。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主要写的是史铁生数十年如一日坐着轮椅,在一座废弃古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对生命的顿悟、对母亲的怀念、对苦难的关切。这既是作家史铁生的内心独白,又映射了一个身患重疾、濒临绝望的病人寻求希望、努力前行的过程。少年时期,初读《我与地坛》,那时多是为作者的遭遇感到难过,是对病痛苦难的同情;如今人近中年,再读《我与地坛》,更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文字背后的人生百味,是对励志人生的敬佩。史铁生一生历经苦难,饱受疾病折磨。他1951年出生,青少年时期到陕北地区插队,21岁双腿瘫痪,从此一生都在轮椅上度过;30岁患肾病,后发展成尿毒症,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59岁因突发脑溢血逝世,结束了他苦难辉煌的一生。史铁生无疑是不幸的,命运无情地剥夺了他的健康。但史铁生却又是幸运的,他有挚爱他的母亲,有“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他400多年”的地坛。

       地坛是史铁生的心灵栖息地,他在地坛顿悟、释然,坚强地走出精神的泥沼,大步流星地去寻找生活的新希望,并最终成为一代文坛巨匠。阅读《我与地坛》,给人最大的思考就是: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生活的无常?当遭遇疾病和苦难,我们从哪里寻找力量源泉?所谓,世事无常终有定,人生有定却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无常是人生的主旋律,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客观法则。世界上有很多同病相怜的人,但不同的心态造就不同的人生。面对苦难,有的人选择就此沉沦、一蹶不振,最后做了苦难的俘虏;而有的人化悲痛为力量,克服困难,最终驾驭苦难。史铁生显然是后者,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唯有直面人生的无常和苦难,从内心深处汲取力量,学会和自己和解,方能涅槃重生,迎来治愈的人生。心理的自愈往往比疾病的治愈更有力量、更能激励人、更能鼓舞人,所谓身残志坚是也。史铁生如此,霍金亦如此。这便是《我与地坛》给我最大的启示。但心理的自愈,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一开始是彷徨的、失落的、绝望的。“15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地坛“接纳”了失魂落魄的史铁生,成为他的精神家园。

     “15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史铁生在地坛观察着、深思着、领悟着,最终完成了心理上的自我救赎、自我解放、自我和解。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史铁生不仅完成了“渡己”,更寻求着“渡人”。“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自愈的史铁生,从个体病痛的真实体验升华到了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关怀。这是他的独白,更是他的伟大。世事无常须直面,人生从来是自愈。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据中国医院协会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