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3年1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
——都江堰市卫健局聚焦“长效问需,解决关键小事”纪实

       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都江堰市卫健局以“党旗领航·健康都江堰”建设“四大品牌”创建行动为抓手,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把服务做到细处、把质量提上高度,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医疗服务,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新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创新模式 服务向前

       孟冬伊始,繁霜霏霏,免不了寒意悱恻,走进都江堰市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是一股暖意溢满心间。大厅的绿植、廊道的花香、凳上的软垫、“平安健康,义不容辞,爱岗敬业,砥砺前行”的院训,更有中医馆美妙的疗疾轻音乐萦绕耳畔。在5A级预防接种门诊留观室里,孩子们一边玩乐一边在护士的陪伴中完成留观。

       11月23日,时针指向10:50,远望着一对夫妻坐在检验科门口等待拿报告。聊天中得知,朱大哥夫妻俩从西藏退休后选择在都江堰常住。“医院变化很大,尤其是这个大厅,就连凳子都加了软垫,很舒适,细节做得好。”“现在出检验报告也比以前快了。”夫妻俩对医院的变化赞不绝口。

       朱大哥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家庭医生覃海给朱大哥测量了血压,然后一边看着检验报告,一边用铅笔把异常指标勾画出来,嘴里还不停地叮嘱着。“血压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也不好,在按时吃药没有?如果再不行,就该调整用药了。”像朱大哥一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患者,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预防、控制和管理?这也是基层医院保障居民健康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所在。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推出了“信息化+智能化”家庭医生慢病精细化管理APP,开启慢病管理新模式。

     “刘大爷,我们来看你和周婆婆了,按时吃药没有?”11月28日15:00,覃海家庭医生团队走进“玉垒名居”刘大爷家中开展慢病随访。87岁的刘大爷和周婆婆患高血压病多年,加上周婆婆近期血压控制不好,同时因为糖尿病、腿脚不灵便等问题,二位老人自然也成了家庭医生团队重点关注的对象。

       详细询问身体状况、开展用药指导和血糖血压检测……通过APP,护士王萍现场将检测的血压、血糖数据,药物调节情况同步传输。该中心慢病科科长罗锋告知,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录入建档平台,数据更加准确有效,建档效率更高。该平台还可以“智能化提醒”下次随访时间,家庭医生也会根据结果及时给予干预,进行用药、饮食等指导,不断推动慢病患者数字化管理。

       拓宽平台 长效问需

      “听民意、促发展、建言献策”。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问计问需,干部职工共同聚焦医院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级等关键问题,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深化医疗领域专项治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坝坝会也在各乡镇(街道)相继开展,现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听民意、知民心、解民忧,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为民服务的真情实意。

       都江堰市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斌表示,在基层医疗工作中,更多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服务,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坚守坚持,是一种融于日常的周而复始。全市卫健系统以建言献策、实地调查研究为重要抓手,聚焦长效问需,解决关键小事,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于细微之处温暖民心。通过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主题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更加统一,创先争优的氛围更浓厚,干事创业的干劲更足,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意识更强。

     “延时服务是一个展现医院服务温度的窗口,为学生和上班族等特殊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平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科科长芶薇如是说。2023年11月,中心正式推出了“周末延时服务”,包括儿童、学生及普通人群的一、二类疫苗接种服务,婴幼儿保健服务,慢病随访、发放体检报告等家庭医生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服务,中医、妇科、内科、外科及全科诊疗服务,全科诊疗夜间门诊服务也同步开放,让上班、上学等特殊人群下班、放学后同样能够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网”情深 医心为民

       在幸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副主任王天琪正在给彩虹社区84岁高龄的欧婆婆交代着体检注意事项,并为其答疑解惑和进行健康科普宣教。该院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医院功能布局,成功打造融“老年人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为一体的“一区三站”健康管理中心,实现在相对独立区域一站式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免去群众楼上楼下往返跑路之苦。休息区、候诊区,种种暖心举措,为患者营造了更贴心、更温馨的就医环境。

       该院还以“社区医疗联盟”为切入点,强化中心与基层社区的紧密联系,形成医到“网”中去、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努力构建以“党建引领、社医结对,共建医疗联盟、共治身心疾病、共享身心健康”的新格局。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一封封感谢信就是最生动的诠释。

       共建共享 提质增效

       龙池镇中心卫生院针对龙池镇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乡村医生力量薄弱等短板进行实地研判,在“共建”上找基点,在“共享”中增动能。今年6月,该院与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签约“深度医联体”合作协议,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医联体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深耕服务能力,深挖服务细节。医院在规范开展好院内诊疗的同时,结合辖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健康敲门行动,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可及的健康服务,满足山区群众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中心院区、虹口院区和龙溪院区改造(增设)DR室,改造理疗室、辅助检查功能室,增设彩超等检查设备,持续优化就医流程和完善就医配套设施设备,抓好身边“关键小事”,解决群众“心头大事”,让群众在点滴细节中感受医院服务内涵。

       深化品质 触角延伸

     “现在看病一部手机,扫一个码就对了,真的很方便,不用拿一堆卡在手上了。”在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厅,永丰街道奎光社区的陈大哥感慨万分。因为胃肠功能紊乱他成了该院的“老病号”,他体验了全程使用电子健康卡扫码进行挂号、诊疗、支付费用、检验、打印报告、取药带来的良好就医体验。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和青城山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成都市就医场景“一卡通”11家医院率先试点单位的2家单位,率先开展电子健康卡与电子社保卡互通互认,这是都江堰市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医疗健康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的有力举措。

     “上车即入院、上车即报账”。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为出发点,以“患者视角”不断发现、满足群众更多元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探索创新“上车即入院”智慧急救模式,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级,实现资源调配合理化、信息传输实时化、患者信息同步化、协同诊治精细化、急救衔接无缝化,有效提升了院前急救资源利用率与服务实效性,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急救服务的高效与便利,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文/图 陈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