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0年09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预防羊水栓塞 护理是关键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张一瑾

    羊水栓塞是指孕妇在分娩的时候,羊水进入到孕妇的血液循环中导致的急性肺栓塞,羊水栓塞导致的孕妇死亡率高达80%。由此可见,在孕妇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对孕妇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针对羊水栓塞的预防进行护理知识的学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引起羊水栓塞的原因

 


    引起羊水栓塞的原因,至今医学界并没有确定的说法,不过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羊腔膜内的压力过高,胎膜破裂以及血窦开放而引起的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产检  胎盘前置和胎盘脱落是造成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通过产检中的B超可以诊断出90%以上的胎盘前置,同时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以发现早期的胎盘脱落现象,通过诊断胎盘前置和胎盘脱落,可以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产前教育  对于年龄超过30岁的孕妇,以及有过胎膜早破或者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产妇,应该做好产前教育工作,通过对身体的严密观察和监视,可以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与医生做好沟通,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如果孕妇在分娩中有胸闷、烦躁等不良的感觉时,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医生通过检查可以确定孕妇的情况,防止在分娩时出现羊水栓塞的情况,但是孕妇在第一产程中发生羊水栓塞时,由于胎儿不能立即分娩,病情经过抢救后虽然会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有恶化的可能性,因此孕妇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剖宫产手术尽快的结束分娩,防止出现子宫破裂,再次导致羊水进入血液而出现羊水栓塞。


    分娩中的注意事项  分娩的时候孕妇切勿使宫缩过于强烈,这是因为子宫收缩过于强烈会使宫腔内的压力陡然增高,会随时导致子宫下段的内膜破裂,导致羊水进入血液中,因此在分娩的时候合理使用催产素,可以有效地减轻子宫收缩,防止子宫出现破裂情况。

 


羊水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

 


    必须找专人进行护理。因为专业人员比普通人要了解更多的护理知识。在羊水栓塞的护理中应随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有效地确保孕妇在抢救过程中能正确的完成治疗计划。


    留置导尿管可以保持尿道的通畅。通过对孕妇的排尿量以及排尿的性质进行观察,可以及时确定孕妇的相关情况,通过合理的措施能够防止孕妇发生肾衰竭。


    做好日常的检查。在检查中,对孕妇的血压、脉搏以及呼吸等做好定时的测量,同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实验室检查,对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测定,通过观察孕妇血凝的情况,判定孕妇的身体状况,同时还应该对检查的数据进行记录,有利于日后的检查对比。


    注意预防生殖器的感染。由于女性的阴道与尿道和肛门比较接近,而肛门又是细菌最多的地方,因此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对于孕妇而言,身体的抵抗力要远远低于其他人,所以更容易造成细菌入侵,孕妇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正确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生殖器。


    当孕妇出现羊水栓塞进行抢救时,需要孕妇的家属积极配合救治,在救治过程中,家属要鼓励孕妇,使孕妇消除紧张和焦虑感,因为良好的精神情绪有利于止血,同时医生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家属的配合有利于孕妇病情的康复。


    针对羊水栓塞的预防和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同时孕妇家属也要做好和孕妇的沟通,确保孕妇有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这有利于防止羊水栓塞出现。由于在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导致孕妇死亡的概率极高,因此做好日常的预防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正确健康的预防护理,能极大的防止孕妇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有利于孕妇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