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0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雪山下,我们建起了ICU!
——成都市高新区援藏医疗队的感人故事
张婷婷 吴喆 唐元 钱虹辰 于谭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批准31个县(市)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其中,16个藏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赫然在列。至此,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近三年来,成都市积极发挥“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满怀真情帮扶19个藏区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助力省内藏区提前一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省内藏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德格县,距成都954公里,是西进西藏、北入青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因地处偏远,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里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县171个行政村有102个是贫困村。2012年起,成都市高新区开始对口支援德格县。8年来,成都市高新区累计投入援建资金5亿余元,选派各条战线援藏干部4批共686人,倾尽全力助力德格县脱贫摘帽。

近年来,成都一直坚持对德格县人民医院实施对口支援,2018年开始实施“传帮带”工程和托管工作。2018年,德格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取得全州县级医院6个第一,包括在康巴高原建立第一个开科运行的现代化ICU,成立了第一个独立的儿科住院部和第一个儿童保健门诊,建成了首家通过行业完整认证许可的高压氧舱等。

 

困难从来不是高原的“特产”

 

今年3月,一个电话打到了成都市高新区援藏医疗队队长张颖聪的手机上。


“爸爸!”看到是父亲的手机号,张颖聪喊了一声,对方却是派出所的民警。张颖聪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往了医院,远在千里之外的德格,张颖聪万分忧心。


3月的德格,冰雪还未消融。山路蜿蜒,张颖聪希望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虽然匆匆赶回成都,但她还是没能留住父亲。


一天前,张颖聪还和父亲通过电话。几个月前,父亲还果断地对女儿说,“你去!老爸支持你!”


去年12月31日,雪域高原迎来了12名援藏医生,张颖聪是其中之一,也是成都市高新区援藏医疗队的队长。29岁的她去年刚结婚,一直怀揣援藏梦想的她,去年年底一冲动,就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公很支持。


“困难蛮多的,经常停电停水,生活不便,高原气候也是严峻的挑战,冰天雪地的时间几乎占到大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颖聪和同事们只能挨家挨户进行采样,“最远的地方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都是山路。”


但在张颖聪眼中,困难是生活中的日常,而不是高原的“特产”。


作为队长,张颖聪要把所有队员凝聚起来。交流感情是一方面,携手处理棘手问题更为关键。12人的小团队专业分配较为齐全,疾控、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影像技术、急诊、重症医学、儿科、内科等都有涉及。
“通常微信上吼一声,大家都会迅速加入到‘云’会诊讨论中。如果遇到疑难杂症,还会进行比较专业的远程视频会诊。”张颖聪说,大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互称“战友”。


由于客观原因,当地很多医生没有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证。今年,德格乡镇共有60名医护人员将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


针对考试,张颖聪和队员们决定开展一次免费培训。“方案已经提交德格县卫健局,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再过几天,培训将开展起来。培训的内容也将制作成视频资料。


在这样的“传帮带”下,将有更多的当地医生得到更大的帮助。

 

耐心与时间要多付出一些

 

成都高新区援藏医疗队队员、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医生黄新成刚到德格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这里整个就医流程都不是特别清晰,病人来就诊时,几乎所有病人都扎堆在诊断室里。由于缺乏规范的预检和分诊程序,经常是看了一个病人,下一个该轮到谁都弄不清楚。”


“所以我们过来以后,首先是帮他们建立规范的制度,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快了工作进度,目前,德格县人民医院有了清晰的预检分诊程序,病人也能够依次进入问诊室进行诊疗。


很多时候,当地的病人不能准确地向医生表述身体哪个部位有怎么样的疼痛感,再加上语言上沟通不畅,黄新成问诊需要更多的耐心,有时候甚至需要当地医生翻译一次。这样一来,看病时间又延长了,“一个病人的接诊时间比在成都多了5到10分钟。”


黄新成说:“对病人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心理上的疏导、更多的爱,是来到这里后一直铭记于心、一直在做并将延续下去的事。”


同样热心肠的,还有成都高新区援藏医疗队队员、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超声科医生丁云清。从事影像和超声方面工作的他,成了县上医院的“香饽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丁云清的身影。


一方面,丁云清要在受援单位德格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的接诊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到德格县人民医院为当地医生讲授心脏血管超声新技术,工作量因此翻了倍。


“两边跑”的丁云清,自然比常人更加忙碌,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丁云清到德格之前,当地医生不会使用检测设备,病人做心脏血管超声检查需要到康定或成都。但如今,设备和人员都动起来了,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缩短了治疗时间。


丁云清希望能带几个徒弟出来,“至少他们能独立解决部分问题。”

 

妇产科“活”了  检测仪动了

 

德格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部的墙上挂着显示屏,简单易懂的孕产知识科普小视频一直在滚动播放。屏幕左下角的二维码通向线上孕妇学校。线上孕妇学校,是陈妍带去的。从陈妍来到德格到当地线上孕妇学校开始为孕产妇提供宣教服务,仅仅用了5天。


陈妍,是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主治医师,科里的骨干力量。到德格援藏之前,她还在英国学习。


因为陈妍的到来,德格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开设了微创生育调节类手术,如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针对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针对异位妊娠、卵巢破裂等急腹症的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卵巢修补术等。


今年31岁的泽朗江是陈妍的病人。6月11日,陈妍为泽朗江做了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手术,伤口很小,一个创可贴就能盖住。手术前,泽朗江送孩子去了学校。让她没想到的是,术后第二天,她就能去学校接孩子放学了。


今年1~4月,德格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达34台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54%。陈妍能感受到,手术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忙,病人也就这样一个个留了下来。


陈妍的女儿在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写下了作文,作文里写着“生活在德格的孕妈妈更需要她,我把妈妈借给她们了。”


陈妍把妇产科带活了,吴李萍则让检验科的设备动了起来。


去年12月28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医生吴李萍初到德格县人民医院,等待她的是一台没有启动过的迈瑞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仪器工程师不能到现场指导,吴李萍只有硬着头皮自己摸索。拿起仪器使用手册,阅读试剂说明书,远程咨询工程师……两个多星期后,仪器投用了,一次最多可以检测60个标本。


3月16日,德格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执行临床医嘱并发出第一张肿瘤标志物检验报告单,医院由此成为甘孜州第一家可独立完成检测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孕酮和HCG的县级医院。


如今,与陈妍、吴李萍一样奋斗在德格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一共有11人,分布在各个科室。


“目前,我们正着力于儿童先心病治疗和血透室建设两项工作。”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德格县人民医院托管院长唐兵华介绍了近期的工作安排。5月份,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分成数个小组,走访了德格县各乡镇学校,历时80个小时,用听诊、心脏超声等手段,为孩子们进行先心病筛查。


如今,覆盖德格全域的儿童先心病筛查工作已经完成,第一批9名先心病儿童入住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将陆续接受手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据我们统计,德格县需要血透的病人约40名,现在都长期在成都等地透析。因为行程远、费用高,病人压力大。”唐兵华说,今年8月,将在德格县人民医院建成血透室,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里来了好医生

 

5月19日,然勒因为高血压住院了。然勒是马尼干戈镇卫生院收治的第二例住院病人。


63岁的然勒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3年前他便在960公里外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出来了。但这一次,他没想过走出去看病,而是直接选择了马尼干戈镇卫生院。然勒说,“这里来了好医生!”


然勒口中的“好医生”,是指李唐和刘芳。


李唐来自成都上锦南府医院,负责外科;刘芳来自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主管内科。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也为马尼干戈镇卫生院注入了强大力量。


李唐和刘芳来卫生院的时间并不长,去年12月底才踏上这片土地。今年12月,他们就将结束援藏工作返回成都。但在这短短的1年时间里,他们有个目标,就是要把更多的病人留在马尼干戈,留在德格。


到卫生院不到半年,李唐和刘芳就把住院部建立起来了,“现在有10张床位,以后还将扩到30张左右。目前,除了可以完成常见病接诊,还可以接下局部麻醉手术。”李唐说。


李唐和刘芳收了两个徒弟,叫张兴志和白玛青措。去年,张兴志拿了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证,明年,他还将向临床执业医师发起冲击。而白玛青措在两个师傅的带领下,马上就要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操作考试。刘芳对自己的徒弟充满信心,“基础还可以,如果她今年考试心态稳的话,应该能通过。”


在德格,像然勒这样的大有人在。高原地区容易患上高血压,“前几个月,我们进村做过筛查,30多位老人中,就有20多位患有高血压。”除了自然因素,当地百姓医从性差也是基础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很多人不会按时吃药,不会按时复查,小病就拖成了大病。”


为了促使病人们能定期到卫生院复查,李唐和刘芳每次只开一至两周的药。同时,通过电话随访、宣传等各种方式,不断强化当地百姓的复查意识。


现在,然勒会坚持每周到卫生院为病人测量血压,定期前来复诊的病人数也从零零星星的个位数增长到了近30人。


目前,李唐和刘芳正在对雪科村村民进行公共卫生基本情况筛查,他们计划今年把马尼干戈镇的每一个村都筛查一次。


“时间和空间就是这么奇妙,千里之外,重重山水,一起飞一落地,眼前已是另外一幅光景。”援藏时间过半,刘芳忍不住感叹。


其实,一位位悬壶济世的医者才是奇迹的创造者,在前赴后继的接力中,在步入高原一去一回中,德格,已是另外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