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0年07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棱县卫生健康局——
提升乡村“颜值” 助力百姓健康
本报记者 蒲晓莉 李芯怡

“近年来,丹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百姓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了,乡村颜值提高了!”


    近期,丹棱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光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毫不犹豫地作答。


    的确,近年来丹棱县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方面,将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作为主要发力点之一,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年3月,丹棱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5月,丹棱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明显的激励县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那么,丹棱县是如何实施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的?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除了建设农村生态宜居环境还做了哪些工作去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记者: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营造清新、整洁、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常抓不懈,丹棱县是从哪些方面去建设农村宜居环境的?

    陈光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让百姓,特别是贫困人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再因不良的环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出现“因病致贫”,因此,我们主要从5个方面实施农村宜居环境建设。


    一是全域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以乡村为主体因地制宜,一村一厕,按照厕屋改造“五有五无”的标准实行“一户一档”定方案,“以奖代补”促参与,“因地制宜”提质效的政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建,我们全县农村厕所的普及率高达97.2%。


    二是全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探索推广“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与“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处理”,推行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三方互动监督。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高达100%,垃圾分类处理率达6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三是全域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强化项目支撑,坚持分类施策,力推村民自治维护。按照五级全域覆盖的规划实施污水治理,推动城镇污水入场、场镇污水入站、农户污水入池。公开招标确定中标社会资本,分期共投资5.8亿元,组成70支环保巡逻“红袖标”队伍,全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达89.1%。


    四是全域实施农村村容村貌治理。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建设模式和“两定三勤四看五好”的良好生活习惯,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域覆盖。全县有64个村达到了“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标准。


    五是全域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秸杆“五化”综合利用,推进固定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人畜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人畜粪污循环利用。全县秸杆综合利用率88.12%,设立280余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畜禽粪污基本实现零排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

记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丹棱县是如何带动当地居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怎么提高当地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陈光烨:我们实施“一元革命”,每户每个人每个月出1元钱,剩余的部分都由政府来兜底,用来改善我们的乡村环境。政府人员带头去清扫街道,让村民们看到我们在行动,看到我们实施了行动以后乡村的新面貌,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项行动,自然就会带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记者:健康扶贫工作需要全方位推进,丹棱县除了改善乡村卫生环境,还做了哪些工作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到目前成效如何?

    陈光烨:我们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达到标准化,每个贫困村有达标卫生室,每个贫困村卫生室有合格村医。


    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开通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实施贫困人口“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一站式”报销服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的疾病在县域内诊治。


    为全县100%的常住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常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完成目标任务的99%以上。家庭医生定期上门体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免费为贫困户送医送药,有力保障了贫困户身体健康。


    从2016年底开始,我们建立了500万元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主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费用和未纳入报销范围的慢性病等门诊费用、按规定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实施救助,目前累计救助706人次,救助金额140.6万余元,阻断了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可能,为贫困户提供了可靠的就医保障。

记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百姓健康上发挥着网底作用,其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丹棱县是如何培养基层卫生人员的?今年有何计划?

    陈光烨:我们今年将持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行动,大力实施县级卫生技术骨干进修培训、县乡两级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项目,推进基层人才提质增量。持续推进在读农村医学订单定向生培训工作。以“眉州名医”“大雅名医”选拔培育工作为引领,培养一批县级医疗技术骨干。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建立“乡聘村用”制度,补齐乡村两级卫生健康人才短板。


    不仅要继续培养基层卫生人员,我们还要继续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造项目建设、县疾控中心创建成二级乙等疾控机构。继续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重点是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的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和药物。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