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0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徐克均:高原百姓的“隐形守护者”
本报记者 徐咏秋

人物名片:
徐克均,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副主任医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无惧挑战,恪尽职守,孜孜不倦,默默守护高原百姓的健康。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爱国卫生先进个人、全国“十二五”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甘孜州“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高端人才。

29年始终战斗在高原疾病预防控制一线;10年青春奉献给包虫病防治事业;7年磨一剑,由他主编的《甘孜州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为全州包虫病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饱受包虫病折磨的牧区群众带来了春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前往甘孜南线多地处置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他又为全州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奔走。在一项接一项繁重的任务中,他从未停止脚步。他就是高原百姓的“隐形守护者”: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克均。

 


防治包虫病 
他是心系牧区群众的“宣讲员”

 


    2015年12月,高原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尽管徐克均身患感冒,但他还是和同事一道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开展包虫病防治。一周的工作使他感冒加重,演变成高原性肺水肿,返程途中咳血不止,幸好在经过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病情好转。但在第二年3月,他又冒着严寒踏上去石渠的路途,领导、同事劝他先休养身体,等暖和些再去,他却说:“现在正是石渠包虫病防治试点关键时期,我怎么放得下。”


   “面对高流行区人们谈‘虫’色变,我反复给他们说一句话,只要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包虫病可防、可控,不可怕!”连续几年,徐克均每年都要多次上石渠、色达等高寒牧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疫情,为牧区群众宣讲防控知识。


    让徐克均欣慰的是,目前甘孜州包虫病传染源得到管控,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疫情突袭
他是说走就走的“实干家”

 


    稻城因绝世美景为人们所向往。然而,1月25日,该县桑堆镇卡点检疫时发现并随即确诊1例新冠肺炎患者后,让这里成为了甘孜南线疫情管控的重点区域。


    徐克均一行驱车翻越-18℃的大雪山,深夜赶到稻城,和当地疾控人员梳理疫情、核实追踪措施。在稻城县人民医院指导确诊病例转运及消毒处置。


    不久,雅江县1例外地返岗人员出现发热伴肺部影像学改变症状,徐克均又和同事连夜赶到雅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那段时间,作为州级师资力量的徐克均带队跑遍了泸定、乡城、巴塘等县的交通检疫卡点,为甘孜南线片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面对路途遥远、海拔高、缺氧这些困难,他说:“我只不过完成了我分内的工作,这算不了什么。还有许多同事,他们比我付出得更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