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陈红:重症医学“女战士”
本报记者 杨琳

人物名片:
陈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党委委员,重症科二党支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成都市重症和心血管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成都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收治了成都绝大部分的确诊病人,以及重症及危重症病人。如果抗击疫情是一场战争,这里,便是成都乃至四川的“主战场”。而公卫中心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陈红却对记者说:“新冠肺炎疫情很残酷,但我们的病房很温暖。”

 

救治患者像一场拉锯战
不仅在于医疗手段,还在于心理治疗

 

 


  陈红从事传染内科临床一线医疗工作已经整整25年,有诸多的头衔,但是“医者”却是她最骄傲的头衔。陈红表示:“医治病人是每一名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灵陪伴是一名医者最温暖的奉献。”


    一位57岁的患者让陈红印象深刻,他于1月28日入院,2月9日解除隔离出院。“这位患者身上有着不少患者都有的情绪——焦虑。他连续几天都不能入睡,精神状态很差,这对他的康复其实是不利的。”陈红介绍,在查房中,医护人员注意到了他的情况。随后,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给他做安抚工作,专人“陪聊”,慢慢患者的焦虑有所缓解,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救治患者更像一场持续的拉锯战,对他们的救治不仅仅在于医疗手段,还在于心理治疗。陈红说:“自己年轻时体会不到病人最后的痛苦与挣扎。而如今,经历了太多的重症病人,经历了数不清的重症抢救,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逐渐理解了病人的无助,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安慰、去陪伴、去鼓励。”

 


公卫中心不是第一次“应战”
实践中更好地创新了技术和方法

 


    陈红说:“公卫中心不是第一次‘应战’,每次烈性传染病暴发,这里都是‘风暴’的中心。”应急考验的就是平时的基本功,把平时当作应急,真正应急时就不会掉链子。


    从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到2008年的地震灾区救治,陈红总是冲在最前面。此外,她还是2009年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的主治医生,收治了271例甲流确诊患者及数百例疑似患者,与同事全力合作,将患者治愈出院。2017年,陈红再次参与了H7N9应急救治,最长一次在医院坚守了5天5夜,其间只休息了12个小时。


    在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上,她也冲在前面。2003年以来,她率先在医院先后开展了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床旁血气分析等多项技术的应用,多次担任医院应急队队长,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治工作。


    陈红的敬业、严谨、勤奋和奉献,大家看在眼里,她曾获得2005年度“成都市应急工作先进个人”、成都市卫生系统2006-2008年度暨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市卫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卫计委2016-2017年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