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0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遂宁市船山区卫健局——
建设联村卫生室 铺好群众健康路
本报记者 陈施妤

   “以前一家人仅靠我一个人的收入养活,生活很艰难。在政府和卫健局的帮扶下,我现在养了50多头牛,年收入还达到了40万元,感谢党的政策。”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万福村村民冉强林感激地说道。


    冉强林的妻子刘晓芳患有轻微智力残疾,无法从事劳动生产。家中还有老人要赡养,两个小孩要抚养,一家5口人的生活,全靠冉强林一个人的微薄收入维持。2014年,冉强林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遂宁市政府与遂宁市船山区卫健局鼓励支持冉强林发展养牛产业。靠养牛,冉强林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养牛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帮扶中,船山区卫健局结对帮扶唐家乡万福村、伞峰村、金垭村、长虹村、唐家村5个村。今年作为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船山区卫健局将通过持续推进“4+1”行动,确保贫困对象高质量脱贫。

 

“联村示范卫生室”
实现高质量医疗服务

 

   “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遂宁通过建设联村卫生室、城乡医联体、健康大数据等举措,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城市医疗机构向农村下沉,提升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船山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勇表示, 自遂宁市在全国首创提出建设“联村示范卫生室”以后,船山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建成第一个联村卫生室,并逐步在全区范围推广建设一批,打通群众医疗服务的最后一米。


   “过去生病要去场镇上,离家很远,现在不舒服就来联村卫生室。”“离家近,医生护士都很仔细。”“住院都给我们报销,没有医药费的压力。”越来越多村民受益于联村卫生室带来的医疗便利。


    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金井村曾经是贫困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尽管村里有卫生室,但是由于村医收入没有保障,导致卫生室形同虚设,群众生个小病也只能跑远路。如今,金井联村卫生室有82张床位,CT、DR、彩超等设备俱全。


   “除承担附近8个村群众健康卫生服务外,还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无人照料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桂花镇卫生院院长唐素华说,“我们村卫生室整合了附近村医生的力量,同时从中心卫生院还选派了部分专业的医务人员。比如全科医生、中医师、康复师等,充实我们村卫生室队伍,我们村卫生室还按照小型卫生院的标准,配备了一些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设施设备,确保村民小病不出村。”


   “联村示范卫生室”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目标,为群众真正地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实现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医疗救助扶持
让老百姓看病有保障

 

    家住船山区唐家村的75岁村民罗文光因患原发性高血压,常年头痛、乏力、心悸。2019年,罗文光被纳入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管理,从此他的基本医疗有了保障,90%的治疗费得以报销。


   “以前报销要往城里跑,对于老年人来说确实不方便,如今政策好了,在镇卫生院看病就能报销治疗费。”罗文光说,自从自己被纳入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管理后,不仅报销的费用增加了,报销的途径也便捷了。


    为方便群众就医结算,船山区医疗机构联网“一站式”报销结算于2019年7月同步搭建,在区域内就医的贫困群众凭借住院和门诊发票就能在接诊医院或医保局直接办理报销,无需再向多个部门递办手续,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目标。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基金救助”的流程救助,确保一般贫困患者在区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负担额控制在费用总额的10%以内。


   “因病致贫是农村常见贫困根源之一,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解决门诊特殊疾病、慢性病维持治疗‘两大难题’,才能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赵勇表示,船山区卫健局推动建立贫困人口慢性病县、镇、村三级管理台账,摸排解决贫困患者的医疗实际困难,进村入户宣传慢性病政策,制作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政策告知书,点对点宣传、手拉手帮扶,确保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的扶贫措施走进每一位贫困人口心坎里,让其更有安全感、获得感,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卫生人才培养
让村民看病更放心

 

   “联村示范卫生室”的另一优势是培养农村卫生人才,以期达到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的效果,形成以联村示范卫生室为中心,带动提升周边村卫生室的功能布局。


    赵勇表示,农村居民看病有标准医疗机构、有合格医生护士、有规范医疗服务、有完善设施设备,能独立开展“3+1”检查的标准,真正做到诊断有依据、治疗有效果,实现“小病在当地”的目标。


    通过三年分批次采取专业理论培训、实践技能培训、临床进修学习等方式对当年拟脱贫的贫困村的乡村医生开展为期14天的全脱产集中培训;并从遂宁市城市大医院选派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两高人才”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一名专家对一个贫困村、一名专家对一个乡村医生,采取到村卫生室坐诊、到贫困家庭上门义诊、送医送药、宣传健康知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健康帮扶。


   “以前遇到外科手术,都是稍微处理一下就转到城区医院。”近日,船山区永兴镇中心卫生院医生王欣正在做术前准备。王欣很幸运,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获得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手把手传授外科手术临床经验的机会。


    2017年底,永兴镇中心卫生院与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遂宁一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晓宇被派往卫生院担任副院长,以“师徒带教形式”帮基层医生成长,如今王欣已能独立完成微创手术。

 

家庭医生签约
助群众就医条件改善

 

    改革不断深化、举措不断创新。船山区推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百姓看病心里有了底。曾经的“赤脚医生”变身“全科医生”是船山区改善就医条件的最好诠释。


    船山区龙凤镇中心卫生院杜岗是一名签约医生,一有时间他就提着医疗箱到盐店湾村开展义诊。到村民家去走一走,登门了解村民的健康情况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船山区,像杜岗这样的基层签约医生达500余人,签约服务对象22万余人。


    赵勇介绍,2017年4月船山区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29个,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做到了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


    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药品零加成,再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这些历史瞬间,正是船山区在健康扶贫路上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