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0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华西ECMO战队 24小时安置两台ECMO
记者 徐咏秋

3月2日和3日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连续作战,分别成功为两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24小时成功安置两台ECMO

 


3月2日下午,正在武汉前线支援的华西医院ECMO团队接到紧急通知,华西医院第三批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房里一位患者病情危重且持续恶化,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任何抢救措施都无可奈何,患者随时可能离世,经医疗组讨论后决定使用ECMO进行肺功能支持。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田永明立即集合并组织两个病区的ECMO团队成员前往医院。在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的统一协调安排下,ECMO团队迅速行动,组装调适机器后,正式上机。置管、ECMO管路连接安置,经过团队数小时的努力,3月2日晚,华西医疗团队接管的重症病房里的第一台ECMO成功转机。


次日晚,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又一名患者病情恶化,心肺功能严重衰竭。ECMO团队再次紧急上机,至此24小时内前线重症病房里两台ECMO同时运行。从3月2日晚12点到次日晚12点短短24小时,在特殊环境下,ECMO团队连续作战不曾休息,成功安置两台ECMO。


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让衰竭的心肺得到休息,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这是一项‘用钱向上帝买时间,用心向死神要生命’的技术,能够让患者‘起死回生’。”华西医院ECMO团队成员王静说。

 


6小时一班轮流完成24小时照护

 


实施ECMO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的管控尤为关键。对于接受了ECMO手术的患者,护理需求量很大,每班至少需要排2名护士才能确保机器正常运转以及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而且需要24小时不间断观察以保证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


由于此次华西医院只派出4名熟练掌握ECMO技术的护理专业人才,前线存在相关专业人员人手不够的情况,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田永明通过集合两个病区4名ECMO小组成员,调整上班时间,由之前的4小时增加到6小时,轮流完成24小时内两例ECMO患者的照护工作;同时,火线发展3名队员加入ECMO团队,紧急组织理论及操作实践知识培训,增强后备力量,确保ECMO运行期间的正常护理,确保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危重症患者开展救治,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ECMO团队成员王静,2015年报名加入华西医院体外生命支持协作小组,随后参与完成一系列相关培训和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ECMO使用经验。据她介绍,在平日的医疗中,ECMO并不是常规治疗手段,很多其他专科的医护人员在疫情发生之前可能都没有使用过。而ECMO的管理又是件精细活,从上机、预后评估到病人管理,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操作者必须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等各系统和各项指标的监测进行熟练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