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3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整合优质资源,市、区、院三方共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
全国首例 成都开启“体卫融合”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侯文瑾)8月31日,在成都市体育局、青羊区卫健局、成都第一骨科医院积极推进下,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与成都市全民健身中心(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青羊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签署《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共建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未来三方将整合优质资源,共建“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 据了解,市、区、院三方共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8月31日上午,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西区)共建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青羊新城院区举行。本次协议签署,是成都市率先开创“市-区-院”三方共建“体卫融合”新模式的一次探索。三方将充分发挥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特长,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合作发展。按照“运动风险评估(体质测评+医学检查)→运动处方→运动干预+运动康复”的闭环模式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党委书记高巍介绍,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西区)将依托成都市体育局,以篮球、马拉松等运动项目为特色,构建运动项目的全程科学管理体系;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门诊(MDT),根据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生物力学规律以及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运动爱好者提供运动前风险筛查、运动中能力提升以及运动后康复干预的全过程科学管理;同时积极推动中老年慢病健康管理及运动处方开具,帮助居民做好慢病预防及干预工作。

       下一步,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将充分发挥“体卫融合”先行者作用,通过体质监测评估、运动风险筛查、慢病人群运动处方制订及科学运动指导、运动损伤防治与康复等,将医院骨科、运动康复、中医干预等医疗特色融入其中,探索运动促进健康、防治康复、医教研用一体化的“体卫融合”新模式,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运动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