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版(2020年01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国首例!3D打印应用于自体肝移植手术
徐咏秋

2019年12月17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张宇团队完成了一次复杂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脏移植手术。此次手术是国内首次将3D打印技术成功应用于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中,3D打印的患者肝脏模型实现了术前的精准规划和术中指导,让手术医生不“迷路”。48岁藏族女性洛桑(化名)身体逐渐恢复,预计本周就能出院。

 

血液、胆汁进出通道被堵
患者需经历两次手术

 

洛桑长期受到肝包虫病的折磨,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因肝脏衰竭而死。在家人的陪伴下,辗转多地均因手术难度极大而被多家医院拒绝,最终,洛桑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
“(病程)很晚期了,肝脏血液进出的两个通道都被侵占了,胆汁无法流出,肝脏淤血。”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张宇说,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洛桑的第一肝门、第二肝门和人体中最粗的血管下腔静脉都被侵占了,也就是说,血液、胆汁进出通道的“命门”,都被堵上了,整个肝脏中,较为完整的只剩下左外肝叶未病变。
经该院复杂肝包虫MDT团队讨论,手术分两步,由超声介入团队先行PTCD引流,放射介入科主任医师谢坪采用支架支撑肝脏流出道,完成第一次手术。术后,患者身体情况明显改善,左肝外叶淤血明显减轻,体积明显增大,“这为患者迎来了第二次手术机会。”张宇说。

 

3D打印还原患者病变肝脏
历时10小时完成自体肝移植重建

 

经过充分考虑,张宇团队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的评估,他解释说,3D打印技术是直接利用影像数据,打印出一个1:0.7左右比例的实体模型,不仅可立体直观地看到病灶被侵占部位、重要血管,还直接规划了手术路径,从具体的肝脏断面进入,可以避开粘连、大出血等“陷阱”,“切哪儿,从哪儿切,这个透明的‘肝脏’上看得清清楚楚。”张宇向记者展示了3D打印的肝脏模型。据了解,早在2019年初,张宇团队就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川转化医学团队围绕“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临床精准诊疗”开展合作。
由于自体肝移植中切下的病肝经过修补后需要重新移植回病人体内,因此主刀医生既要保证肿瘤被完整剥离,又要维持肝脏和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这对医生的“刀上功夫”是一个极大考验。“充足的术前准备、多学科合作,特别是3D打印技术精准的术前评估,是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张宇表示。
经过充分准备,2019年12月17日,手术顺利进行。张宇手术团队安全地绕开了患者的第二肝门的粘连、出血陷阱,改从膈肌进入,露出心包下方被侵占的肝上下腔静脉,打开了第一个重要关卡,最终实现了将患者剩余的左肝外叶与肝门静脉重建,恢复血供后,胆道很快就开始分泌新鲜的胆汁。手术历时10小时顺利完成。1月3日,经过16天的术后治疗,洛桑已办理出院手续并转至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张宇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留美学者。原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在华西医院,西南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研修学习。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十余篇。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协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肝移植分会委员等。

许川 博士后,医学博士,四川省肿瘤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四川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重庆市“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项目、97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开放项目及省部级、军队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十余项,负责美国维克森林大学转化医学科研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