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19年1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初心未变
攀枝花丰富的医疗资源、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本市群众的同时,吸引大批市外患者看病就医
程桂英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今年1月,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正式挂牌成立。机构变了,人员和职能也变了,但医疗卫生工作者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的初心没有改变。


近一年来,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
动实施健康攀枝花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增强全民健康服务和健康福祉,全方位建设、全周期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夯实基层医疗服务
家门口也有了优质医疗资源

 

“没想到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服务。”前不久,家住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镇的李大妈生了一场病,咳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还伴有走路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渔门镇医院拍完CT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医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为李大妈进行了分析诊断,让李大妈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看病远、看病难”曾一度困扰着基层群众,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组建以来,更加注重卫生健康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县域内住院6193人次,住院总费用2025.46万元,患者自付比为3.18%。卫生扶贫基金救助住院贫困人口(含县域外)6457人次,使用救助金498.02万元。贫困人口累计享受“九免二补助”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共计38400人次,金额212.51万元。

 

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
攀枝花打造医疗高地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建设高质量健康服务基地是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上下做了怎样的努力?攀枝花用成绩交出了满意答卷。


今年,攀枝花顺利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三级(地市级)”认证并获得授牌。以数字化医院评审为契机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攀枝花市共有15家医疗机构通过数字化医院评审,与此同时,市中心医院成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并被列为了四川省9家罕见病诊疗医院之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继成功创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后,今年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并被列为四川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医院;引进人才263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36名,副高以上职称4名。

国字号的金字招牌、丰富的医疗资源、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有效满足攀枝花市群众健康需求的同时,吸引了大批市外患者到攀枝花市看病就医,全市三级医院市外住院患者占比达到28%,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市中心医院达到42%。

 

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组建后,更加注重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医疗管理,更加注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成立了全市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市医院党建工作的指导。目前,全市6所三级医院均设立了专职书记,9所二级医院中,已有6所设立了专职书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了党办主任。


积极争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列为了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2家医院被列为了省级试点单位。目前,各试点医院均按要求制定了试点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并按期推进。全市已有11所公立医院制定了章程,已提前完成了公立医院章程制定达20%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