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19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珍爱生命 从正确“关心”自己开始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李诗敏

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徐勇不幸因为大面积心梗去世;11月27日,男星高以翔又因心源性猝死离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忙碌的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疾病信号的忽视等,都可能为生命健康埋下隐患。

 

猝死者青壮年为主

 

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统计,今年以来已收诊129例猝死患者,年龄多集中在40~70岁。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到1/3,最小年龄者仅26岁。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寻实表示,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包括急性和陈旧性)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其次,为心肌疾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第三,为原发性心电异常;第四为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等;第五,为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约半数死于心源性猝死,其机制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


“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气温较低的季节发病更多。”丁寻实解释说,冬天天气骤然变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很容易产生波动,而且室内外的温差较大,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

 


有这些症状要尽早检查

 

心源性猝死虽然发生得很突然,但一些猝死病例其实在病发前还是有一些征兆的,如:喘不上气;心悸(脉搏反常、心跳加快);胸前区有压榨性疼痛感;脖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勒着;虽然无牙病却感到牙痛;肋骨下疼痛;左胸部疼痛;眼花;出冷汗和失神。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尽快到医院了,做个心电图就能尽快发现是否有潜在威胁。


除典型症状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也需格外留意,如老人、女性和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前往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疼、下颌疼,或是感觉全身虚弱、头晕、呼吸困难、浑身没劲等。

 

■知道多一点

 

如何预防

 

1.严冬注意保暖,衣着得体轻便,御寒保暖性能好,透气佳,尽量避免野外活动。2.保持心理平衡,心情舒畅,豁达大度,情绪稳定。3.合理膳食,多食蔬菜与瓜果,少食含脂肪高的食物,低盐戒烟少酒,勿过饱进餐。4.日常生活中做到“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即晚上睡前躺半分钟,起床时坐半分钟,下床前两腿下垂半分钟;晨起行走半小时,中午睡眠半小时,傍晚步行半小时,并坚持适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适可而止。5.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容易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而致心律失常,促发心源性猝死。6.基础病的治疗。坚持服药,保持血压、血糖、血脂稳定在达标的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专家建议应定期到正规医院接受体检,了解身体、器官变化。建议30~50岁人群在接受常规体检的同时,增加心电图、心肌酶、大脑等方面的检查,从而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如果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情况,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

 

主要诱因

 

情绪波动过大  精神因素刺激收缩血管的中枢神经,使交感-肾上腺素神经压力增高,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肌中儿茶酚胺的均一性分布发生改变,迷走神经极度兴奋和交感神经反射性抑制,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


心脏负荷突然加重  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供血不足并易引起血压升高,使心肌应激性增加,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负荷增加,造成心房压力升高,使舒张期过度充盈,诱发心力衰竭。


肥胖  饱餐后胃肠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诱发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脏停搏。肥胖人群易发生急性心梗和心源性猝死,此类人群容易引起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故肥胖也是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势在必行。


打鼾  睡眠中发生心源性猝死,多在快醒的时候,此时心电稳定性突然打破,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睡眠中呼吸暂停超过120秒,就可能出现猝死,打鼾多为此病的先兆。
吸烟酗酒  经常吸烟酗酒会直接损伤人体的血管内壁,诱发冠心病。

 

如何急救

 

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超过10分钟,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即无法恢复。即使在健全的急救网络社区内,急救人员也很难确保每次在获得求助信息后4分钟之内到达现场。


“如果事件第一目击者懂得急救,就能为赶来的医生争取救援时间,患者被挽救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项涛表示,目前配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场所有限,倡议更多市民能够主动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巧,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对当事患者伸出援手,“人人掌握救人技巧,才可能人人获得被救机会。”

 

心肺复苏

 

第一,发现有人倒地,首先确认环境安全。


第二,检查病人的意识和呼吸状态,可采取拍打双肩、大声询问、观察胸廓起伏、触摸颈动脉等方式。

第三,确定患者无心跳、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手掌放在病人的胸部中央,胸骨的下半部上(约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的掌根重叠放于第一只手掌上,肩、肘、腕关节成一直线,利用身体的力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要使成人的胸骨下压5~6cm。如果是儿童,按压的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大约5cm,较小的儿童可以用一个手掌按压,如果是几个月大的婴儿,则用两根手指垂直按压两乳连线稍下方,使胸廓下降1/3,大约4cm即可;心脏按压30次后,立即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施救者在打开气道的同时应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包住嘴巴,吹气2口;循环按压和通气以30:2方式进行,直到急救人员或AED到达(AED一旦到达,立即开机按AED的提示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