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19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们一生为艾而战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艾滋病专科的故事
本报综合

陪“艾滋病”走过最黑暗时光

 

从2000年收治了成都市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后,何盛华就被安排到了艾滋病科,那时候她是没有选择的,即使那个年代所有人甚至医生对艾滋病这三个字都很陌生,但是一旦有了病患,就必须要做好随时上战场的准备。何盛华说:“我们都是学传统传染病出身的,相对于艾滋病来说,肝病、结核治疗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当时我们就明白,接受了这份工作,将要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何盛华带领的医疗护理团队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个人,从当初的50张病床增长到现在的一栋楼的整个病区,从当初的1名到如今的4名国家级专家,优秀的人才在各项科研工作中崭露头角。


2010年,原四川省卫生厅挂牌成都市公卫中心艾滋病专科为乙级重点专科,这也是四川地区唯一一个省级艾滋病重点专科。19年来,成都市公卫中心艾滋病科累计收治了6万多名患者。何盛华表示,在艾滋病领域,有太多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需要去学习和掌握,激发出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也给艾滋病专科发展创造了机遇。

 

从无药可救到活得有质量
艾滋病已走过最黑暗的时光

 

20年前,整个四川都没有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面对病人的痛苦,医生既恐惧又紧张,更多的却是无奈和无助,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有位2004年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何盛华的艾滋团队陪伴他从“爸爸”到“爷爷”,当初他生病的时候,得了非常严重的肺炎,抗艾战士们竭尽全力把他从死亡的风险中拉了回来,直到“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到四川,终于有了免费的抗病毒药物,这位患者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前阵子患者对这群勇敢的战士说:“只要有你们在,我就有信心活得和普通人一样长久。”


“我们的病人中,有90岁的病人能活下来,就是对我们医生最大的认可。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在学术和治疗上都已经搭上了‘国际列车’与世界同步,也实现了世界村的梦想。”何盛华坦言道。

 

从“成长学院”到“艾智讲坛”
逐步提升四川地区抗艾医疗水平

 

2019年的抗艾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事实上,成都市公卫中心早已迈出了前瞻性的步伐。2007年,该中心就成立了关爱门诊,艾滋病关爱中心让患者了解并认识艾滋病的原理和治疗,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一步步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


从2016年到2018年,公卫中心举办了16期四川省基层医生艾滋病培训班,为189家定点医疗机构培训了210名基层医生。每年定期举办两次艾滋病专科继教项目。2018年起,举办每年5期的“成长学院”,为各个市州的定点医疗机构培养临床专家和骨干,让其回到当地以后对艾滋病治疗工作发挥牵头的作用。由这群抗艾战士发起的“艾智讲坛”每年派遣几十名专家深入15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培训工作,覆盖了自贡、南充、内江等地。在抗艾道路上,几代医务人员前赴后继,一步步提升了四川地区的抗艾滋医疗水平。

 

守护生命之光的战士们

 

有一群人,他们长期行走在防艾第一线,用血肉之躯救治艾滋病患者。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在从事着一个高危的行业,但他们却一往无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以“艾”之名的白衣天使。

抗艾“领头羊”的心声和期望

 

“我们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专家,更是艾滋病患者可以倾诉的家人。”——郑永利

郑永利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副院长,也是一名有着多年临床医疗经验的博士。他说,艾滋病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医院不仅仅是提供治疗,更要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管理随访,让他们有个倾诉交流的地方。这儿就是艾滋病患者的家。


“艾滋病不应该仅仅是在‘12·1’这一天才被关注,应该在管理上建立长效机制,从推动工作、推动质量、推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范。”郑永利表示,“治疗”始终是一种补救,而不能遏制住艾滋病毒的“源头”。针对艾滋病防治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推进联合国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可持续发展议程,医疗战线更加注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12字方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抗艾战士的梦想与坚守

 

“我叫姚远,可是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姚远

年仅30岁的姚远已经从事了艾滋病工作整整6年,当初仅仅是凭借那份好奇选择了这个职业,而又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离开家乡安徽来到了成都。


姚远说:“我曾经经历过职业暴露,在给病人做腰椎穿刺的时候,病人的脑脊液溅入了我的眼睛。”姚远谈起这次职业暴露时却很淡定坦然。


危险无处不在,但周围的关爱却一刻也没少。姚远还谈起了另外一个故事。“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和我同龄的病人,家境贫困,入院的时候患艾滋病、精神病伴颅内感染。我是他的管床医生,每天都坚持去查房,给他治疗和鼓励,他的母亲很感激我,一针一线给我纳了一双手工的鞋垫。我心里接受了那份谢意,但坚决不肯接受这份礼物。后来病人不幸离世,母亲非常悲伤,我不知所措。我突然觉得,那双鞋垫是一个母亲的自尊和感恩,而我的坚持伤害了一个母亲。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但却把我和病人的心拉得更近。”


作为一名青年艾滋病医生,姚远觉得每一次开死亡证明,看到自己的同龄人逝去,心中满是惋惜。但他也见证了艾滋病专科的高速发展,现在的治疗措施能够让患者活得更健康,更长久。“我会坚持在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始终如一。”

 

专家说防控与治疗

 

“艾滋病过去可怕,艾滋病治疗现在可控,艾滋病防治未来可期。”——周锐峰

周锐峰在艾滋病科已经整整待了20年,她参与了一次次的科研,见证了药品和治疗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她体验了一次次的无药可依的无助,到如今大多数的病情变得可控;她也见证了患者躺在病床上用药,到后来自己走着来门诊和医生交谈自如。


周锐峰说:“艾滋病患者往往无法面对病情,不知如何寻求帮助。这个时候,医生的帮助太重要了。”周锐峰带领一批又一批的新同事,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主动邀请他们到“关爱门诊”进行咨询,心理上的关怀让患者对于医生不设防线。“我们就是为了在实现国家提出的‘3个90%’的基础上,在知晓感染、接受治疗和成功治疗后,进一步去实现第四个90%——让90%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当艾滋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遵照医嘱准时定量服药,艾滋病就成为了和糖尿病、高血压相类似的慢性病。那些随时会破坏免疫系统的蝼蚁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二是通过母婴;三是通过血液。近年来,国家对于艾滋病的大力宣传和全面投入,已经让艾滋病救治深入人心。周锐峰说:“尽管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防护。如今医美项目泛滥,尽管市场严厉监管和沉重打击,也有鱼龙混杂的“黑诊所”潜伏于各个阴暗的角落。周锐峰医生建议每一名爱美的女士一定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美容、整容项目。

 

援彝队员的初心与使命

 

“患者的病情好转是我最大的动力来源。”——郭楠

2018年6月30日,郭楠成为第一批“援彝队员”,到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医疗帮扶,专职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情况,郭楠自己开车挨家挨户宣传防艾治艾,甚至连几岁的小朋友的思想工作也毫不松懈。
“我们根据当地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相结合,撰写了《布拖县免费抗病毒治疗手册》,打造了布拖县人民医院抗病毒门诊,筹建红丝带关爱协会,修改了布拖县职业暴露药物方案,并申请了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多替拉韦。”郭楠到布拖之前,以为这一次下乡就是简单的做培训、讲课,但到了布拖和当地的干部接触之后,他才真正了解到布拖需要的其实不是大专家,而是要和当地的艾防同志一起深入到最基础的单元中,做最实际和具体工作的医疗帮扶人员。


一年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当地的医疗环境经过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改善,许多患者经过服用抗病毒药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郭楠说,这些一线的工作经验对他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深的影响。
(成都市卫计宣教中心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