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全国首个“生死学教育基地”近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挂牌,该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华西生死学教育从理论研究走向临床实践,更是华西生死学教育向医护群体和医学生群体延伸的重要探索,旨在进一步为患者和家属普及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的理念,更好地帮助临终者与亲人告别、实现善终,从而推进全民生死教育。
成立会上,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朱明霞代表学会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授予“生死学教育基地”牌匾,基地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病房副主任医师何建萍代表团队接牌。目前该基地的成员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缓和医疗团队的50多名成员组成,包括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神经内科、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药剂科、营养科、毕业培训部、华西互联网医院等多个部门和科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病房副主任医师何建萍介绍,成立该基地,一方面是为有需求的华西医院患者提供与亲朋好友“道爱、道谢、道歉、道谅、道别”的医学人文关怀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获取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护理和照顾;另一方面,是为推动生死学教育更好地发展。当前该基地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业后培训部支持下开展缓和医疗相关教材编写和培训,将生死学教育课程融入其中,同时在华西医院内部开展生死学教育师资培训,培训完成后将在华西医院进行相关实践,接下来计划将生死学教育推广进四川部分基层社区卫生中心。“我们的生死学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需要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也覆盖有需求的患者家属,在诊疗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展开。”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表示,当前不少人还是习惯性地回避死亡,不愿意面对死亡、直面死亡。即便是医护人员,很多人依然难以很好地面对病患、自我和亲人的死亡。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开设生死学系统课程,让医护人员接受必要的生死学教育,提升死亡素养,是当前医学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丁宁 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