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重点是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气道管理,防止气管套管脱出和局部感染。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做好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日常相关护理吗?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
日常相关护理的步骤
定期消毒 首先,严格无菌操作,每两天要更换一次吸引瓶,每次吸痰前后用2 的碘伏消毒吸引瓶和吸痰管。其次,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漱口2~3次。最后,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上,湿度在60 左右。
口腔护理 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口腔中分泌物较多,因此,应该每日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口腔2次,以清除口腔分泌物。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经常给患者漱口,可选用漱口水或生理盐水溶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在有活动性出血或有创口时应及时更换湿纱布。
翻身叩背 第一,翻身时注意患者的呼吸,若有血气或痰液污染,应及时更换。第二,协助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切口。第三,协助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协助患者做深呼吸,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防止痰液积聚。第四,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吸痰 吸痰前,先吸净口内分泌物,然后用吸痰管由远端向近端吸引。吸痰时应注意患者的呼吸、咳嗽。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
气管内滴药 1.滴药前先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滴药时确保导管无漏气,每日更换。2.滴药量一般为3~5ml/kg,缓慢滴入,每日总量不超过20ml。滴药后观察患者反应。有无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3)如患者有痰液黏稠,可选用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滴入气管内,每日3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20~30ml。也可用稀化痰液的药物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50mg生理盐水3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分钟不超过50ml),每日1~2次。注意:在应用祛痰药物时应避免吸入性肺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的作用
呼吸肌收缩时,通过膈肌上提,使气体从肺泡内向外喷出,以增加通气量。膈肌运动的生理特点是收缩时容积减小、舒张时容积增大,它能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膨胀。而呼吸运动则是依靠肺内的气体压力来完成的,这就要求肺必须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有效的呼吸作用。但当病人肺泡受到严重损伤,或由于疾病等原因造成肺不能充分扩张时,肺泡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造成通气不足。此外,气管切开还可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减少上呼吸道损伤;减轻气管内压力;便于吸痰和吸氧;增加了咳嗽反射;有利于分泌物排出;便于进行气管内给药等。
总之,气管切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措施,因其具有切口小、无须气管插管、减少感染、避免了呼吸机的应用等优点,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
的确,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其护理质量也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贯穿在护理工作中,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对每一位病人都要给予关怀和爱护,对每一位患者都要一视同仁。除此之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使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水平有进一步地提高,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我们相信,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一定还会取得新的发展。
(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