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内镜技术走向国际
他们在传承中前进
□刘梦 本报记者 方继莲

       妇科内镜是妇科微创手术中尤为重要的技术形式,在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内镜技术突飞猛进,多项微创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今年,该院妇产科入选国家卫健委首批“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训联盟妇科内镜医师培养项目成员单位,将通过全国统一的国际招生平台,面向国际招收妇科内镜技术学员。本次入选单位中,四川仅2家医院上榜,这也标志着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内镜技术实力再获“国家级”认可。那么,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内镜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勤奋躬行成就领先

       国家二级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学术主任张勇介绍,该院妇科内镜技术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医院肝胆外科率先在川西北地区开展首例LC微创手术。该手术的成功正式撬开了医院外科微创技术的探索钻研之路。

      “当我第一次看到通过一个小口,就能将患者的内脏清晰展示在电视屏幕上,我很惊讶,也很振奋。如果能运用到妇科疾病的治疗上,将是患者巨大的福音”。由此,张勇开始了妇科内镜技术的学习与深耕。

       早期学习,可谓困难重重,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张勇主动请教、自制内镜操作箱、反复研习,但由于手术视线与操作不在同一个画面,对医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考验巨大。“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对比很强烈,开腹缝合一个结十几秒就可以搞定,而在内镜下打个结半个小时都难成功……”张勇回忆。

1999年,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成功开展西南地区首例妇科微创手术,手术的成功给张勇带来了坚定的信心。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2004年科室先后主办“四川省妇科内镜学术交流会”“西南地区首届妇科微创技术学术交流会”,并被授予“绵阳市妇科微创技术诊治中心”,妇科微创技术实力取得跨越式发展。

       名声的远扬是实力的认可,但于张勇而言喜悦的同时更多的还有对未来的思考。随着病种的不断演变,他带领团队在一次次高难度手术的“极限挑战”中,推动妇科内镜技术在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式上不断创新升级,为医院妇科微创技术跨进省内领先,步入国家先进之列奠定了基础。

     “我们现在已能成熟开展所有妇科类疾病治疗的微创手术”,张勇自豪地说道。

       人才培育撬动发展活力

       张勇深知一个科室要向前发展,技术的提升与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科室妇科内镜技术开创的第一人,张勇从不吝啬把学习到的经验分享给团队成员。为让团队成员都能掌握内镜技术,张勇会在科内组织学习他做过的每台内镜手术,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案例学习、辅助手术、复盘总结中,科室青年医生妇科内镜技术迅速提升。

       潘长清是科室妇科内镜技术的骨干力量之一。2021年,潘长清任职妇产科主任,正式从张勇手中接过科室发展的“接力棒”,成为“当家人”。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重大。潘长清深受张勇的影响,他在抓好科室业务工作的同时,紧抓人才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青年医生在学历上继续深造,外出学习国内外先进妇科内镜疾病诊治技术,强化团队实力。

       2022年,互联网手术直播在医学界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医学专家及各地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科室青年医生、副主任王丹通过直播的形式在线演示了“3D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切除,腹主动脉淋巴取样”,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潘长清介绍,这台手术是被妇科肿瘤手术医生喻为“天花板”级的手术,也是妇科医生奋斗的“目标”级手术。硬核的实力,再次证明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内镜技术在该领域处于顶尖水平。

       面对未来,潘长清表示,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做好医教研协同,提升科室综合实力。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训联盟妇科内镜医师培养项目,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生的妇科内镜三四级手术培训,为国家、国际友邻培养一批妇科内镜高精尖医生骨干团队,以更多的力量为广大女性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