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1版(2019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妊娠血小板减少症的初期表现
达州市中心医院 余建丽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会导致孕妇产后出血增加,产科常将其视作是否采用剖宫产的依据。多种病症和妊娠期并发症会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会出现紫癜、同时会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血小板减少只发生在妊娠期,女性分娩后通常血小板数值便逐渐正常(多于产后两周至十二周恢复正常);一般情况是不会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的症状。临床常表现为,有皮肤瘀点、瘀斑块和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现象发生。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初期并不明显,容易与其他血液疾病混淆,下面就介绍血小板减少症的初期症状。

 

药物或免疫引起

 

由于药物性或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短期会在服药后几个小时就发病,长期可潜伏几个月后发病,周期为3~10天。表现的症状有畏惧寒冷、胸闷呕吐、持续发热、间歇性头痛、恶心头晕等。患者服用了氯噻嗪类药物后常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其根源是骨髓受抑制所致,尤其是孕妇服用此类药物后,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
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引起
血小板减少症中包含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孕妇身体所表现的症状有,全身皮肤出现紫癜、鼻衄,感觉身体乏力、面部颜色苍白、尿液颜色加深。如果孕妇出现了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状,就应该考虑患者是否有肾脏受损的迹象。

 

由凝血性疾病引起

 

第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早期会表现为血小板减少,骨髓病性疾病大多表现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胞,致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第二,血小板会明显减少也可因为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导致,表现为肾脏、心脏、骨骼的先天畸形。资料显示,约有三分之二患儿死于颅内出血,孕妇孕期患风疹口服了D860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此外,脾脏病会引起一定数量的血小板减少,当患者出现脾脏肿大的情况,例如门脉高压症、淋巴瘤、结节组织病等,血小板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计数逐渐减少,然而身体内血小板总数量并不减少。

 

由感染引起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其它感染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虽是隐秘性的,但它也可以导致血小板直接减少,这类病症较容易被观察到,例如常见的麻疹、风疹、感染严重的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热等。病毒侵蚀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病毒吸附血小板可破坏其数量增加,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消耗一定数量的血小板。
细菌感染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研究发现,如败血症、伤寒、结核病、猩红热、菌血症等均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有上述疾病的孕妇可特别关注,细菌毒素会抵制血小板生成,破坏其增加,消耗血小板数量,如有血小板减少患者要考虑病毒感染的因素,控制好病毒,血小板会恢复。
一些病症相关的症状需要考虑与妊娠血小板减少相关联。比如,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严重产科出血、由胎盘早剥引起的凝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败血症、辐射、巨幼细胞贫血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探讨和分析,可以看到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母婴危害极大,会直接致使孕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为降低孕妇、产妇的死亡率,降低病残婴儿的出生率,医务人员提升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优生优育将具有深远意义。